最喔网 > 范文 > 正文

​抖音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个人资料简介(张一鸣是如何炼成的,身价多少亿)

2024-02-29 00:13 来源:最喔网 点击:

抖音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个人资料简介(张一鸣是如何炼成的,身价多少亿)

2013年,张一鸣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是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

他1983年出生于福建龙岩,父亲在去东莞开办电子产品加工厂之前是市科委的工作人员,母亲是护士。与事业单位大院里其他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不同,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很早就给了张一鸣宽松环境,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

image.png

张一鸣的童年,父母彼此聊的话题多是双方的朋友在国外搞了某项技术,做出了某个产品。现在很难去判断,在1980年代,这个小家庭里萌发的创新风潮是否影响了张一鸣未来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父母的宽松与这个家庭对商业的早早触碰让他在很小就接触到商业世界与创新之间的某种联系。

在所有人眼里,极客的童年应该是早早立下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张一鸣再次颠覆了大家对极客的想象。他说:“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做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能做出个芯片,芯片是一件很具体的事物,或者能够制药,有所突破。所谓科学家的梦想是在小学阶段的想法,早就消逝了。”

中学阶段,化学成绩一直很好的他对化学实验课提不起劲,上实验课时,支酒精锅、倒试管的这些繁琐程序让他感觉到既琐碎又危险。

现在无人能够说清,当年厌恶操弄酒精灯、化学药品坩埚的张一鸣是从何时起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第一次规划,但他开始模糊地感知到,自己喜欢的是有体验感和参与感,并能够迅速见效的事物。他说:“你的行为,你的输出,都要快点看到变化。而计算机是最快的。”

张一鸣2001年考入南开大学,专业是微电子,随后又转读软件工程。他专业能力很强,上学时就能到校外接活儿。此外他还读了大量人物传记,从中最大的收获是——发现那些大人物在成就伟大之前都过着枯燥的生活,做着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不起眼的点连成线就“伟大”起来了。

大学毕业后,张一鸣曾经详细地分析过网络信息传播的各个部分和角度,他发现,信息的组织与分发有最大空间。张一鸣嗅到了互联网行业大发展的气息。2005年大学一毕业,他就组成3人团队,开发一款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但产品的市场定位失误导致了创业失利,当时协同办公在中国根本还没有发展起来。

这次创业经历让张一鸣意识到,在互联网创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且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2006年春节刚过,他就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在北京刚成立的酷讯网,是该公司第三名员工和第一名技术人员。酷讯网为用户提供机票、酒店、度假和火车票方面的垂直搜索,发展得很快。

在酷讯工作时,有件事让张一鸣感受非常强烈。在酷讯给垂直搜索编程时,张一鸣要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那时候去火车站买票很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会有一张二手票出现。他就在中午吃饭时花了一个小时写了一个小程序。酷讯已有的搜索跟我们常用的搜索一样,是需要用户主动输入信息去搜,实时去看当时有没有二手票的最新信息。而张一鸣的工作是把他自己的需求用程序固化、存储下来,让网站机器定时自动去帮他搜,一有搜索结果就用短信通知他。在写完这个程序之后他就出门了,结果刚出门半小时不到就收到了短信提示,然后他就直接去取票了。他不用买黄牛票,也不用在电脑前一直呆着,这个小程序给他提供的价值非常大,当时张一鸣就有了想法,当有符合他需要的信息出现时,应该告诉他,以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现信息。

一年后成为技术高级经理,手下管理着40多人,最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那时候他毕业还不到两年,看到公司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很想知道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于是他在2008年离开酷讯去了微软。

起初张一鸣抱着学习大公司如何协调管理工程师的想法加入了微软,但微软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尽如人意。“我觉得微软最初建立的团队以及管理系统很好,在很多工程的管理、培训背后有一套良好的系统作为支持,比如培训的系统、代码权限控制的系统、权限部署的工具系统。由于微软自主开发工具,所以它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包括审核标准、开发流程,但是代价就是其效率极低。它对工程的控制的超过了对创意的实现,做的时候你需要很小心。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你遵循流程中的每条细则,条条框框比较多,我认为不适合特别有想法,特别有冲劲的人”。

他在微软的日子特别舒服,每天只需工作三四个小时,就是改改模块,剩下的时间则用来看书。这一阶段他主要阅读商业书籍,比如《基业长青》、《少有人走的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团队协作的五个障碍》、《紧迫感》,以及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名作《活法》等。

然而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半年就过不下去了——太无聊!一直以来他的理想都是“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如果没有有挑战的事,他宁愿早早离开。

离开微软后,当时国内第一个微博网站饭否吸引了他,他在2008年9月份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在饭否创业,负责饭否的搜索、消息分发、热词挖掘、防作弊、用户排名等后台系统方向,为社交分析储备了大量技术。因为饭否是个社区,需要跟用户有更多的互动。“我们经常去做用户沟通和访谈,所以更懂得了如何理解用户。”饭否让张一鸣感受到了信息在人与人之间流动的价值。如果把酷讯和饭否结合起来,其实就是“组织信息+社交行为分析”,这就是“今日头条”的雏形,张一鸣也就是在这时候有了做“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想法。

不过这次创业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们一不小心就把饭否搞大了,成了搅动舆论的风云场,最后被监管部门给关了。

当饭否被关闭之后,海纳亚洲找上门来,希望出资由张一鸣创立一家房产信息网站。2009年10月,张一鸣开始了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这一次他大获成功——在九九房,张一鸣开始涉足移动开发,6个月间推出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150万用户,是房产类应用的第一名。这只是张一鸣时来运转的起点,之后他在一个更大的风口上腾飞起来,而且掀起了一场与巨头之间的较量。

做九九房之后,张一鸣开始特别关注移动终端的变化。他发现,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10年起大幅上扬,到了2011年更出现了几何式增长——当年出货量相当于之前三年的总和,而且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作为获取信息的介质。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了移动端即时通讯产品——微信,而各大门户网站也在研发自己的移动新闻客户端。

这样的大势之下,张一鸣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房产领域的搜索应用,而想做一个全网全内容的推荐引擎。

张一鸣觉得,大干一场的时机到了!

2011年年底他辞去九九房CEO,并于次年3月创立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500万美元。新公司的使命是开发一个全网全内容的推荐引擎,以主动向用户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这个推荐引擎后来被命名为“今日头条”,品牌口号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今日头条的第一个版本于2012年8月上线,90天之内就获得了1000万用户,又于2013年年中获得1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6000万美元,2014年6月再获得由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的1亿美元C轮融资,公司估值更是攀升至5亿美元。

今日头条能增长这么快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推荐引擎在技术上的优越性,二是张一鸣高明的竞争策略,而后者是前者的重要保障。

成立字节跳动之后,张一鸣并没有马上推出今日头条,因为当时四大门户网站都已推出新闻客户端,此外微信正在开发“公众号”,这些做得都是长内容,与今日头条是竞争对手。张一鸣不希望一亮相就被巨头们盯上,因此决定先做短内容,并把目标定为储备用户和技术。

为此,他推出了两个试验性产品——搞笑囧图和内涵段子。

搞笑囧图是一个汇集各类笑图的应用,在当时是吸引用户的有效手段。内涵段子则是一个汇集段子、笑图和视频的应用,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应用里加入了推荐引擎。

具体来讲,一个用户看到一个段子、笑图或视频后可以点赞、点踩、评论或转发,如果对于内容不感兴趣还可以点“X”,并标示不感兴趣的理由,比如不喜欢这个话题、这个作者或这种品质的内容,系统则会记住用户的选择,并在此后的推荐中做出调整。以上统称“阅读行为”,用户做出的阅读行为越多,系统对用户的判断就越准确,之后推荐的内容也就越贴心。

凭借这一贴心功能,内涵段子很快就成为热门应用,这也是今日头条推出仅三个月就能获得1000万用户的原因。

今日头条与内涵段子的推荐机制类似,只是增加了一些参数,比如用户的阅读时长,此外会根据用户的社交账号判断用户的特征和兴趣点。

二者的不同则在于内容端,内涵段子的内容来自平台本身,而今日头条的内容则来自全网。张一鸣设计了一套爬虫软件,这些“爬虫”每天不间断地扫描全网,搜索并抓取有用信息,然后缓存到今日头条的服务器上,并打上标签,最后通过推荐机制推送给感兴趣的用户。

很长一段时间,今日头条都是没有编辑人员的,全部依靠程序来实现媒体功能,但却比媒体做得更受欢迎。

截至2014年2月,今日头条的用户数超过9000万,日活跃用户达1000万,并以每月新增1000万的速度递增。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当时并没有做推广,只靠口碑传播。

这样的局面让整个媒体行业都感到紧张,而当今日头条于2014年6月获得1亿美元融资、5亿美元估值时,包括搜狐在内的老媒体再也坐不住了,它们开始向今日头条发难。

早在今日头条刚上线时,搜狐CEO张朝阳就注意到了这个另类的竞争对手,他还注册成为了其用户。但他真正被震惊源自一次突发事件,当时今日头条的报道出来得比搜狐的还快。

其他媒体,尤其是处于下行通道的纸媒,则被那5亿美元的估值消息给震惊和激怒了。

“我干了这么多年我才干了这么点儿,凭什么他不生产内容,估值却这么高,就是强盗、小偷、骗子。”北京一家报社的社长当时这样抱怨,而这种情绪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版权之战。

在今日头条确认获得1亿美元融资消息的次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大洋网就对今日头条提起了版权诉讼。紧接着,《新京报》发表了《“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的社论。不久之后,搜狐也加入到“讨伐大军”,在其总部召开了“移动媒体反盗版行为发布会”,表示将起诉今日头条。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面对这场突发的危机,张一鸣一开始表现出一些困惑和情绪。因为他觉得今日头条只是一个推送引擎,所推送的信息都标明了出处,也没有删除原来的广告,还给对方带来了巨大流量——他们应该感激才对啊,怎么会发难呢?

后来他想明白了,原因出在他没有主动去构建一个关照各方利益的内容生态,而是悄悄做,结果引起了疑心和嫉妒。

他决定改变策略。2014年12月,他宣布成立一个类似微信公众号的自有内容聚合平台——头条号,并与不入驻头条号的媒体谈判,不愿意被抓取信息的将不再被抓取。就这样,版权问题解决了。

有意思的是,这场版权之争不但没能动摇今日头条的根基,反尔帮它打了一个大广告。之后,有大量媒体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入驻头条号,或被今日头条抓取信息。如此以来,今日头条的内容端就变得更加丰富,对于用户的吸引也越发强烈。

今年,今日头条开始铺天盖地地打广告,其手法被媒体形容为“鬼畜式”洗脑风格。比如:广告效果非常明显,其用户数猛增到4.8亿,将那些状告它的媒体远远甩在了身后。如今,今日头条只剩下一个竞争对手——腾讯,包括腾讯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尤其是后者。

在未来的竞争中,今日头条能争得过微信公众号吗,张一鸣能如愿成为“内容之王”吗?

下面我们从内容、用户和模式三个方面做一些对比,看一下二者各自的实力及竞争的焦点。

内容方面,从数量上讲,头条号目前还没办法跟微信公众号比影响力。截止2016年5月,头条号的自媒体账号数量达到8.5万,另有3.5万的其他类别头条号(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益机构和科研机构),而微信公众号的总量已经超过1000万。

不过,这并不代表双方在内容方面的差距有1:100这么悬殊。因为,微信的1000万公众号中仍处于活跃且能持续出产内容的可能只是极少部分,而伴随目前内容创业的火爆,供过于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公众号的打开率越来越低,有多少公众号最终能活下来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更不要说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了。

事实上,双方在优质内容方面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原因是今日头条正在有计划地培植优质内容。

目前,张一鸣已经成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编辑团队,主要负责邀请优秀的自媒体入驻,此外协助技术团队改善推荐引擎,使其更有阅读品位。他很清楚今日头条与微信公众号之间竞争的焦点是对优质内容的争夺,所以他会不断加大对优秀自媒体的吸引力度。2015年9月,他在一个自媒体论坛上宣布了“千人万元计划”,表示未来一年内将确保至少1000个头条号创作者单月保底收入至少达到1万元。

张一鸣的目标是做内容界的“淘宝”,建立一个融合各方利益的平台,他计划用广告分成的模式来实现对优质内容“卖家”的吸引。

用户方面,由于今年加大了广告推广,今日头条的用户数增长很快——其去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是累计用户达到3亿,今年3月下旬推出的广告则显示该数据已达到4亿,到了5月更是达到4.8亿。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追上微信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模式方面,今日头条要比微信公众号更独到,而且可能更代表未来。

我们知道微信公众号的模式是订阅模式,就跟以前订阅报纸、杂志一样,它吸引用户的依凭是各个公众号的编辑团队。如今,活跃的公众号每天会向订户推送1~2个信息列表,大约有2~5篇长文章。我的使用体验是,即便我订阅某个公众号,也不是对它推送的每篇文章都感兴趣,能打开的更是极少数。也就是说,向我推送文章的编辑们是按照他们的直觉而不是我的兴趣向我推送内容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今日头条的模式则完全不同,尽管它现在已经有了编辑团队,但它本质上不是编辑推荐,而仍然是机器推荐。更重要的是,这个机器还会像人工智能一样不断学习,变得越来越贴心,最终让用户上瘾。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2013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她》(HER)。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作家如何爱上一个人设为“贴心、性感女性”的人工智能程序。其中有这么一个桥段,这个男作家突然联系不上他的程序了,结果瞬间慌了神,然后像寻找恋人一样地寻找那个程序。

目前,今日头条似乎正在成为影片中那个贴心、性感的程序,并且让人上瘾了,而本文开篇所引用的留言也证明了这一点。

张一鸣对自己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毫不怀疑。他将今日头条描述为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大脑”、“网络空间的上帝”,以及“抹平信息鸿沟,减轻人脑的负担”的英雄,他相信今日头条代表未来媒体,并断言,是时候把过滤信息的权力让渡给社交关系和算法了。

张一鸣并不是一位典型的创业者,包括他对成功的看法也跟这个时代众多野心勃勃的创业者大相径庭。他不喜欢聊他的公司未来是否上市,也不喜欢聊他的公司会通过何种方式盈利,你似乎很难从他身上找到其他创业者对金钱的那种渴求。他数次创业,孜孜不倦的工作只是出于对挑战的向往和对搜索的兴趣,能够做对用户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才能令他兴奋。对,你可以这样形容他,一个自由纯粹的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