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喔网 > 范文 > 正文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阅读答案

2023-11-30 07:39 来源:最喔网 点击: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阅读答案

1、《落叶是疲倦的蝴蝶》阅读答案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阅读答案

在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占有重要分量,分值比较高。但阅读也恰恰是很多同学容易失分的地方。下面给大家分享《落叶是疲倦的蝴蝶》阅读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image.png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掖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绎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排的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阅读练习一:

12、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

答案

12、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意思对即可)

13、(1)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

(2)抒写了对母亲深情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没有机会报答母爱的遗憾。(意思对即可)

14、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4.题目“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中的“疲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15.请从修辞和作用两方面赏析“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这句话。(6分)

16.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3分)

(2)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3分)

17.文题为“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而着墨较多的是母亲,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4、疲倦有两层意思:一指落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再占据枝头,暗指母亲一样的人们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最终去世。二指噪家乡的人厌倦了在外的生活,想叶落归根,回归家乡。

15、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我”见到落叶时心有所感的情态。②这句话承上启下,紧承上文落叶而来,又引出了下面对家乡的想象和思念。

16、(1)母亲付出的劳动越来越多,付出的爱越来越多,但却日渐衰老。(2)科学技术发展极快,人们越走越远。但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反而更加冷漠。

17、①母亲是家乡的代表,是家乡的象征。②母亲为子女献出了一生完成了使命而去世,与落叶完成使命而凋落十分相似。③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家乡的依恋之情。

2、《小心落叶》阅读题附答案

《小心落叶》阅读题附答案

(1)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邑?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2)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

(3)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小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4)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5)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翠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6)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7)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了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里固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呈现着,令人伤感灰暗!

(8)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

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及树木来得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低语,和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9)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它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它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还是嘈杂的市井?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附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叩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远穷绝的枯荣

(10)小心落叶。

(11)这充满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12)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如你投以生命的关注,一股震颤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得比你超脱,比你奔放,比你从容,面对落叶,你的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13)可否?让我在岁岁的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片木牌:

(14)小心落叶。

阅读题:

1、在第7段中,“一团浓重的浊气”指的是

2、第8段中作者提到的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

3、作者从“小心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2段叙写我们日常匆忙劳碌、以致忽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生活状态,使下文“小心落叶”的提醒具有了现实意义。

B、第9段,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回顾了树叶的生命历程,对树叶即将离开母体、飘零枯萎,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C、结尾部分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和拟人手法,直抒胸臆,具体细致地表明了对落叶的喜爱、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

D、面对落叶,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富于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

E、树叶凋落,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与人生暮年相似。作者运用人人熟悉的落叶作类比,把抽象的人生思考表现得形象易懂。

参考答案:

1、既指颓败的树木,又指灰暗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2、说明树木是有灵性的,肯定人类从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引出下文对落叶的感悟。(意思对即可)

3、作者的感悟:树木有灵;时光易逝(答“要珍惜青春”、“对逝去年华的惋惜”亦可);对生命应从容、超脱与包容。(意思对即可)

4、AE(B项原文中没有“深切的同情和惋惜”,只有探究生命奥秘的遐思。C项“喜爱”变为崇敬,“具体细致”不合文章实际。D项“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不合文章实际。)

3、《对一只蝴蝶的关怀》阅读答案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是历年中考的重点,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小说,散文的阅读,下面给大家分享《对一只蝴蝶的关怀》阅读练习,一起来看看吧!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我正在河边散步,突然,我看到前面不远处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不禁好奇,轻轻走近他们。原来,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②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好像在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抒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③我不由得笑起来。正想走,突然发现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④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说着说着,他们高兴的乐不可支,咯咯地大笑起来。

⑤我的眼角却有点点湿润,连同我的心。说起来,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也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我发现,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⑥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沉甸甸的,我想了许多。

⑦首先我想到了我,一直以来,我觉得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刚才那一幕,让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作为成年人,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在我的世界里,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于是纯真的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⑧而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

⑨那只蝴蝶当然不会飞到这两个孩子家的花园里向他们点赞致意。但或许,整个原野和春天,都会从孩子们的善行中受益,若干年后,甚至几百年几千年后,如果有某种险些灭绝而终于没有灭绝的`花卉,在一次神奇的转机中获得了再生,成为某个城市的市花,或某个国家的国花,也许这美丽的花,它的命运就与一只蝴蝶有关,与这只蝴蝶的一次及时传花授粉有关,与两个孩子有关,与若干年前,那个初夏的早晨有关……

阅读题目:

2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①→②→③

2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的事例。(3分)

答:

2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21.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1分)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答出“机智”1分,答出“善良”“纯真”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议论;(1分)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2分,只答出升华文章的主题,没有具体分析的,给1分)

24.“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1分)“沙尘”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1分)。(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1分)

25.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相近即可)

4、《三峡》《小石潭记》《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①)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⑴沿溯阻绝( )⑵然不动(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不见曦月( )

⑵虽乘奔御风( )

⑶往来翕忽(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sù ⑵yí ⑶cī

2.⑴太阳与月亮 ⑵即使 ⑶轻快敏捷的样子

3.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意思对即可)

5.【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6.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⑵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5、《三峡》《小石潭记》《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3分)

⑴沿溯阻绝( ) ⑵然不动(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3分)

⑴不见曦月 ⑵虽乘奔御风 ⑶往来翕忽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2分)

5.[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6.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参考答案:

1.⑴sù ⑵yí ⑶cī (3分。每小题1分)

2.⑴太阳与月亮 ⑵即使 ⑶轻快敏捷的样子(3分。每小题1分)

3.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⑵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共4分。每小题2分)

4.《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的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共2分。每点1分)

5.[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 每要点1分)

6. 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⑵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共4分 每要点2分)

6、《山园小梅》《卜算子 咏梅》的阅读答案

《山园小梅》《卜算子 咏梅》的阅读答案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联系语境,分析两首诗歌中的“”和“自”分别写出了“梅”的什么特点?

12. 《咏梅》中的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

13. 简要赏析两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答案】

11. “”:不畏严寒;风姿特;性情孤傲;“自”:处境凄寒;无人欣赏。

12. 拟人;衬托。

13. 同:都表现出不同流俗的`高洁情怀(或“孤傲品性”);异:林诗在对梅的喜爱中,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浮华生活的厌弃,对清幽隐逸生活的向往;陆诗用梅的凄惨境遇自况,折射出诗人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品格追求。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这类题目答题时要借助该字含义、 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 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并且区分异同点。“众芳摇落暄妍”意为“百花凋零,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 ,可得出“”“不畏严寒;风姿特”;“已是黄昏自愁”意思是“黄昏里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可概括为“处境凄寒;无人欣赏”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诗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点明本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整体上采用了拟人和衬托的手法,“争”“妒”,即是拟人;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事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手法即为“衬托”。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梅’喻指什么,再结合全篇分析诗人的情感。两首诗中“众芳摇落暄妍”“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都表现出不同流俗的高洁情怀;林诗“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檀板共金樽” 代指世俗浮华生活,表达在对梅的喜爱中,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浮华生活的厌弃,对清幽隐逸生活的向往。陆诗“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了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思想追求。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答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答案

(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①“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

20、请归纳一下: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3分)

21、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十分重要”?(4分)

22、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3分)

23、文中第⑤段中“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

24、文中第⑤⑥两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段中的观点,举出一个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4分)

答案:

20、有渊博的学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新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2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才会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

22、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23、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

24、事实论证。举出典型、确凿、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看法,即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25、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样,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2分)举例略(生活中的点滴启发创新皆可)2分。

8、《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的阅读答案

《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的阅读答案

①为什幺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身处在彩色世界中的人们,会因为红色而激动,也会因为黑色而沉静,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关系。日本著名的色彩心理学家木下代理子指出:色彩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色彩可以洞悉一个人的内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给人好运,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②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③说到色彩的魔力,我们先来回答文章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特别小心?因为不同的颜色即使处以同一位置,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 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④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会使人感觉黑色的那个格外重,而浅色的`就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⑤日本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02分钟就出来亍,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幺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⑥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惹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选自2011年第6期《教师博览》)

17.不同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请问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进行说明的?(4分)

答:

18.第⑤段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文 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色彩能给人带来健康。 ( )

(2)文章开篇连续提出两个与颜色有关的有趣问题,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 )

(3)作者举黑色的保险柜给小偷第一眼感觉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理由。

[参考答案]

17.(4分)视觉感受 重量感受 时间感受 疲劳感受 (每个1分,顺序不论)

18.(4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2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人的时间感会受周围的色彩扰乱(影响)。(2分,意对即可)

19.(3分)(1)×(2)√(3)√(每小题1分)

9、《曹刿论战》曾国藩《挺经》阅读答案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员。”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③遽:迅速。

2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2)望其旗靡()

(3)惟荀之拔逼阳()(4)先备外援()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孙仲谋之攻合肥故克之

B.预料城之不能遽下此何遽不为福乎

C.此善于用气者也京中有善口技者

D.渐就衰竭之故故克之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2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2分)

参考答案

(1)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2)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3)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4)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10、《醉翁亭记》《破阵子》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破阵子》阅读答案

古诗词令人喜欢,可逝诗鉴赏题却让许多同学头疼。解答这一类题目,重要的是基本功夫,出题的方式和答题的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醉翁亭记》及《破阵子》阅读答案,欢迎借鉴!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答案

《醉翁亭记》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练习

1.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

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云 归 而 岩 穴 暝 晦 明 变 化 者 山 间 之朝 暮 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①中写夏季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②写到了“滁人游”等四种情况。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滁人游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在很多诗歌当中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者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佳木秀而繁阴

3.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4.(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恢,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乐事的人,是我太守啊。

5.陶渊明:忘怀宠辱,自得其乐;

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意对即可)

《破阵子》阅读练习答案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原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试题及答案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营生活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7、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11、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谷《竹》郑燮《题画》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题画

【清】郑燮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竹》诗首联勾勒竹子近水、荫蔽村舍、松竹间杂且烟雨迷蒙等特点。

B、《题画》诗首句传神地写出画中竹子似被大风吹卷而枝叶向上的姿态。

C、《竹》诗通篇不着一“竹”字,而又处处紧扣“竹”的特点写竹咏竹。

D、《题画》诗三个“扫”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轻视普通劳动者的态度。

15、简要概括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14、D(3分)

15、同: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和赞美。

异:《竹》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逍遥山水的隐逸之情;《题画》表达了诗人不甘庸常,自信傲睨,有大展鸿图,匡时济世的凌云之志。

12、《我是鼻子》的阅读答案

《我是鼻子》的阅读答案

①我叫鼻子,我的重要工作是呼吸。我既是通往呼吸道的“门户”,又是温暖、净化空气的“加工厂”。人的肺既“娇气”又“挑剔”,要求进入的空气以温度35℃、湿度95℃为宜,应不含灰尘,无烟雾和其他刺激物。新鲜空气经过我的一番过滤、湿润、加温之后,才能符合肺的要求。

②我还有很重要的嗅觉功能。你也许不相信,我能辨别至少4000种不同的气味,如果我高度灵敏、训练有素的话则可辨到1万种气味!我之所以具有这种特的嗅觉功能,是因为在我孔腔的顶部有一块棕黄色组织,它有1000多个嗅觉细胞,它们经过嗅神经与大脑相联系。有气味的物体都能释放出分子,我的`感受器能区别不同的分子并记录下来,将信息送往大脑。大脑根据这些信息,就能根据闻到的气味判断是何物。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我不仅是一个呼吸和嗅觉的器官,而且还有多种新的“功能”。现代医学证明,很多芳香之气能提高健康水平,防病治病。例如,多闻金银花香对脑膜炎、肺炎的致病菌有杀菌作用;多闻桂花香味具有消炎、止咳、平喘功能;多闻茉莉、丁香花香能使人沉着镇静……日本、法国、奥地利等国已开设了别具一格的花香疗养院。我还能分泌出效力很强的杀菌剂——溶菌酶。由于鼻泪管与眼睛相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眼睛,使它们不受病菌的侵犯而且能够保持明亮。研究表明,人在紧张或悲愤时,泪液的分泌量也随之明显增多。泪液经鼻泪管流经我处时会刺激位于我黏膜上的三叉神经末梢和嗅觉细胞,经传导后可刺激大脑形成兴奋点,对缓解主人的紧张度和降低愤恨点有一定作用。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题目:

7.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A.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亲切而有趣,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篇童话。

B.第①小节中所列的数字既说明了肺的娇气与挑剔,也说明了鼻子的呼吸功能。

C.第②小节写嗅觉功能是按照由本质到现象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D.第③小节的划线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句中的“呼吸”和“嗅觉”可互换位置。

8.研读第③小节,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鼻子的三种新功能。(3分)

参考答案:

7.B。(2分)

8.闻香治病;保护眼睛;调节情绪(只答“缓解紧张”或“缓解悲愤”均不给分)。(共3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

13、《给予是快乐的》阅读答案

《给予是快乐的》阅读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需要大家阅读,在闲暇之余大家可以细心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给予是快乐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节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点点头( )说( )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

(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 )小男孩吃惊得瞪大眼睛( )天哪( )我希望( )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让保罗十分惊讶。

“我希望我将来也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因为他知道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

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跟前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他背着个脚有残疾的小弟弟返回来。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对他说:“弟弟,看那辆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1.给文章的第2、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读文章中画“_____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小男孩的这句话为什么让保罗十分惊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①小弟弟难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男孩难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保罗难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因为小男孩的话完 全出乎他的意料。 (意思对即可)

3.①自己坐上一辆新车,还在市里转了转。

②保罗先生能同意让他和弟弟坐上这辆车,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③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令保罗感动。

(意思对即可)

4.你在给予别人的时候,别人快乐,自己也享受到了快乐。

(意思对即可)

14、《刻舟求剑》《北人啖菱》比较阅读及答案

《刻舟求剑》《北人啖菱》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刻舟求剑》《北人啖菱》比较阅读及答案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原文:

【甲】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④并:连同;⑤以:用来⑥何:哪里

阅读题: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遽契其舟()(2)不亦惑乎()

(3)从其所契者()(4)席上啖菱()

13.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人自护其短

C、置之其坐D、其人自护其短

14.翻译句子:(6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4分)

(1)(立刻,匆忙)

(2)(迷惑,糊涂)

(3)(雕刻)

(4)(吃)

13(B)(3分)

14.(6分)(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向前行驶了,但是剑却没有行走。

3.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15.(3+3分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15、「语是教育的起点》阅读答案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摘自《中国教育报》)

19.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B.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C.作者坚定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D.作者号召我们要秉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20.如何理解第④小节画线处“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书写和键盘打字各有优势。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 C )(3分)

20.(3分)因为网络语文往往:一是内容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这样的“习惯和审美”如果成为主流,将会对母语学习产生极大的危害。

21.(3分)

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不能因为键盘的使用而忽视它,应经常性的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和表达;当然,我们也不必对键盘产生恐慌,才体现效率的时候也应能熟练的运用它。两者应该有个合理的搭配。

16、「语是教育的起点》阅读答案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4.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23、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24、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把“母语”比作“文化母乳”,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在思考、表达和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25、答题示例: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言之有理即可)

17、《咏螃蟹呈浙西从事》《螃蟹咏》阅读答案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①

【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螃蟹咏②

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③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末动乱时期。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作者本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做过黄巢权的“翰林学士”。②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③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是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早知螃蟹之盛名,表达爱慕之情。

B.《螃蟹咏》是七言律诗,首联写环境,人们坐在飘散着桂花香气的桐阴下喝酒吃蟹。

C.薛宝钗认为纵使螃蟹再横行,最后还是要落入汤锅被蒸煮,落得被人吃掉的下场。

D.两首诗均以物取喻,寓意深刻而尖锐,极尽讽刺之能事,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16.这两首以“蟹”为主要内容的.诗作,都是以小见大。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D.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坡杏花》)

17.这两首诗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6分)

15.(3分)D(第一首诗无讽刺之意)

16.(3分)A

17.(6分)【解析】

皮诗中的螃蟹是个有着铮铮铁骨、不惧强权的叛逆者形象。“他”身有傲骨,不怕天帝雷电,不惧龙王的强权,敢于在龙王的龙庭中“横行”。(3分)

薛诗中的螃蟹是个不辨是非曲直、横行霸道的反面形象。“他”居心叵测,机关算尽却徒劳无益,最终也难以逃脱被人食用的灭亡命运。(3分)

【形象概括各1分,结合诗句分析各2分】

【翻译】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螃蟹咏》:桂花香中梧桐阴里大家饮酒飞觞,那些嗜酒的人垂盼着佳节重阳。你横行霸道眼前没有东西南北,你表面不知可否实际上也没有心肠。酒洗不去腥味还得用菊花茶漱口,为防止蟹冷伤人一定加上点生姜。如今落入汤锅被蒸煮还有什么好?月夜水边只有那禾黍在飘着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