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熙的历史故事(通用16篇)
关于康熙的历史故事(通用16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康熙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
有一次,康熙微服私访,走在路上,总听到身后有马蹄声,回头看却没有人也没有马。康熙
感到奇怪,便壮起胆子问道:“身后何人?”话音刚落,就听身后有人答道:“二弟云长。”康熙一愣:“二弟云长?”“云长”不就是三国名将关羽吗?关羽对他自称“二弟”,莫非他康熙是刘备转世?康熙又接着问:“三弟现在何处?”身后人又答道:“三弟知县辽阳。”
康熙暗想:“看来自己真是刘备转世了!二弟关羽生前与我同甘苦共患难、出生入死,死后仍不忘兄弟情义,暗中保护我,我定要敕封二弟为圣!三弟张飞既然同生在世,岂能让他远在辽阳做小小的县官,回朝后一定要调三弟进京赋予重任,掌管朝中大事……”
康熙回京后,把这件事讲给文武大臣听。常言道“君无戏言”,大臣们深信不疑,一齐伏地高呼“万岁万万岁”。善于讨好的大臣们纷纷进言:“皇上原是贤德明主昭烈帝转世,又有关二爷的英灵护佑,国势必然大兴!我主宜将关二爷之忠义昭示天下,建庙宇供万民景仰祭拜……”
康熙听了十分高兴,众臣之言正合他的心意!于是,他当即敕封关羽为“关圣帝君”、“伏魔大帝”,下了一道圣旨晓谕天下,举国普建关帝庙,塑“关圣帝君”金身,并改武像为文像,万世享祭。又派钦差前往辽阳宣调“三弟”辽阳知县,进京伴驾,同享荣华富贵。没想到,这辽阳知县是个贪腐的官员,钦差宣读圣旨调他进京,他当场就吓破了胆,以为东窗事发,于当天夜里悬梁自尽了!
遍祀关圣帝君的圣旨一下,各州府县开始大兴土木,一座座“关帝庙”相继修建起来。关圣帝君的香火之盛,一时超过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诸神及西天诸佛祖。
康熙皇帝又钦定关羽单刀赴会的五月十三日为关帝庙的“庙会日”。自此,每年五月十三日,各地祭祀关羽的庙会都办得非常隆重,成为举国祭祀的重要节日。
其实,“崇关”完全是康熙皇帝耍的一个政治手段,康熙皇帝看中了关羽的“忠义”在汉民族中的深远影响,才编造自己是“刘备”转世。在封建社会里,这一举措对实现满汉团结,稳定社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2
康熙皇帝御临乾清门听政,随手拿起一本《律吕新书》翻阅,对诸大臣说:“《律吕新书》中说,直径为一则圆周为三,在朕看来这个算法并不严密。直径为一尺,圆周应该有三尺一寸四分一厘还多。照他这个算法,如果直径为一百丈,那么误差就有十四丈还多。按照这个算法算下去,那谬误就大了去了!”
康熙皇帝又命人取来图表给诸大臣看,说:“书中所说的直径为一圆周为三,只适用于六边形,如果是圆形的,就一定会有剩余,这是一目了然的事。”
接着康熙又说:“算数是门很精密的学问,即便是河道开闸放水,想计算出一天一夜流出的水量也很容易。办法是先量出闸口的宽度,计算出一秒钟的流量,那么一天一夜的流量自然就有了。”
康熙皇帝不但精通算学,对医学还很留心,对各种药性也很熟悉,他常对大臣们说:“古代那些圣贤们的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那些卜卦、算命以及观测星象的,每个人和每个人说的也不一样。查阅各种药方书籍,你会发现,治疗一种病也有好几个不同的药方。如果一个药方能有效地治疗某一种病,那么何必老是更换呢?西方有一种树皮,叫金鸡勒,专治疟疾,一服即愈。所以,用药的关键在于对症。”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3
清灭明,统一了天下,但是对前朝的开国帝王朱元璋,康熙皇帝尊崇有加,不仅彰显了康熙皇帝的开阔胸怀,而且缓和了汉、满的民族矛盾。
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一共六次巡行江浙。每次到达江宁,一定会去拜谒明孝陵,他还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明太祖是一代人杰,不可以亵渎怠慢。”
每次拜陵时,康熙皇帝都规定:随行的诸位大臣,包括他自己,都要在陵门外下马,然后从甬道走上去。
到得陵前,康熙皇帝亲行三跪九叩之礼,最后仍从甬道退出。
康熙皇帝每次都要对守陵的人加以赏赐,并下令禁止砍伐陵内的树木,由督抚亲自负责,严加巡察。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4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但当时康熙爷的皇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顺治皇帝给康熙选了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都是经过了战争考验的重臣,然而,康熙初登大宝,鳌拜就开始横起来,结党营私、圈地乱国,由于鳌拜是大清有名的猛将,手握兵权,康熙暂时还无法与之抗衡,要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就必须亲政,而要亲政,就必须铲除鳌拜,而要铲除鳌拜,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政治资源,并且要大于鳌拜的影响力。
于是,康熙及孝庄太皇太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索尼,索尼三朝老臣,是开国元勋,对顺治皇帝也有拥立之功,他办事干练,政治经验丰富,而且还是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只有得到索尼的支持,才能铲除鳌拜,巩固康熙的帝位,于是康熙决定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拉拢索尼,康熙四年,二人举行了隆重的成婚仪式。果然,联姻之后,索尼立即出山,在索尼的帮助下,康熙终于亲政,并一举铲除鳌拜集团,在康熙皇帝政治经验和实力都还十分弱小的时候,赫舍里及其索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生下儿子胤礽后难产而死。康熙爷深感愧疚便立胤礽为太子,这便就是九子夺嫡中的太子。
再说说九子夺嫡,九子夺嫡的起因不仅仅是表面上康熙的几个儿子之争,更是背后权力集团之争,当时朝堂上除了索氏家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大臣——明珠。这两个权臣的党争更是给九子夺嫡加了一把火,索尔图是索尼之子,自然站在自己家族的立场拥护二阿哥胤礽,只不过,明珠的背后,拥立的不是太子胤礽,而是皇长子胤禔。九子夺嫡的惨烈不是一般的,导致康熙后期政治导向直接转为内政,党争甚重,消耗国体。
对待太子,尽管后期康熙曾经复立胤礽太子的名位,但完全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康熙五十一年,胤礽二次被废。大臣提议再次立储时,心灰意冷的康熙帝表示拒绝,并斥骂索额图,称:“索额图私怀倡议,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胤礽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儿子,为了培养他,康熙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结果落到两次被废的下场,实在令康熙痛心,而这一切在康熙看来,都是索额图利用了自己的儿子,作为与明珠党争的筹码,是自己的儿子一步一步走向绝路,他不得不大骂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至此,索氏政治势力控制朝局的局面总算打上了句号。而在索尔图死后五年,康熙罢黜明珠,圈禁胤禔。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5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扞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早年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智擒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平定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叛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6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时,已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了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
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诸脑后。只见那仁福节节推进,打得康熙只一味苦苦招架,察颜观色的大臣见此情景,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站起身来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马上回来与你下完这盘棋!那仁福听了,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大臣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追找老虎,越走越远。等他回来,又饿又累,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用完晚饭就在行营中休息了。
第二天,京城有政务报来,康熙在大帐里处理了一天奏折,傍晚时分才得以出来透透气。溜达到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等他匆忙赶到松下,见那仁福仍然双膝跪地,纹丝不动。康熙见了,非常感动,急忙上去搀扶那仁福,说道:君而无信,何以为君?那仁福跪了两天,两腿早已麻木,哪里还站得住?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康熙见了更加难过。自此以后,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7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刺激。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平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集合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8
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纪如何清除顽党,或许幕后的推手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
玄烨继位后,四辅臣“擔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则别无可否,惟唯诺而已。”可见孝庄放手使用,四辅臣权力很大。加之缺乏监督、约束的机制,辅臣中个别人逐步走上结党营私、擅权乱政之路。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某些政见不同,辅臣中两黄旗的索尼(正黄旗)、遏必隆、鳌拜(镶黄旗),与正白旗苏克萨哈的关系日渐紧张。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鳌拜居功自傲,权力欲逐步滋长,他联合遏必隆,扩展镶黄旗实力,擅杀朝中与自己存有积怨的满臣,专横跋扈的作风愈来愈显著。
四辅臣于辅政期间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然而对处理满汉关系,却采取保守、倒退方针,在恢复祖制、首崇满洲的旗号下,歧视汉官,使后者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当时,反清复明的战火尚未完全平息,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因满臣还缺乏治理经验,又不能与汉官密切合作,以致大大妨碍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一些投机分子逐步取得辅臣信任,为非作歹,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玄烨亲政前夕,已是“学校废弛而文教日衰”,“风俗僭越而礼制日废”,地方、朝中弊端丛生。
玄烨年龄还小,对此自然难以应付,但政治经验丰富的孝庄,却不露声色地密切注视事态发展,在继续任用辅臣的同时,采取了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初八日,禀照祖母慈谕,12岁的玄烨举行大婚典礼,索尼的儿子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正位中宫,遏必隆之女落选,成为皇妃。
在为孙儿择立皇后时,孝庄舍去遏必隆之女,选中赫舍里氏,旨在防范鳌拜借镶黄旗之女成为皇后之机,进一步扩大实力,同时也是针对主幼臣骄的情况,对清朝元老索尼及其家族予以荣宠的笼络措施。
孝庄此举还改变了皇太极和福临时期,皇后莫不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惯例。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满蒙贵族联姻政策,而是从巩固皇权、安定政局的现实需要出发,反映出这位杰出女性的战略眼光与灵活策略。
玄烨大婚标志少年皇帝正在步入青年,其亲理政事已为期不远。换言之,孝庄是以此为孙儿早日亲政制造舆论,打下基础。
当鳌拜得知玄烨选后的结果时,因希冀落空,“心怀妒忌”,气恼万分,竟与遏必隆一起入宫“奏阻”。这恰恰证明孝庄此步棋的巧妙:既分化了四辅臣,使索尼同鳌拜之间出现芥蒂,又促使索尼更为效忠皇室,增加了皇室的力量。不过,从其后情况看,孝庄这时对鳌拜还未完全失去信任,仍希望他在辅臣任内能够善始善终。
康熙五年(1666年),发生圈换土地事件。鳌拜在索尼、遏必隆支持下,将清朝入关初期圈占土地时分配给镶黄旗与正白旗的土地,强行互换,并再次圈占大量土地,致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加剧了满汉民族矛盾。三辅臣还不顾玄烨的反对,矫诏将反对此举的大学士管户部事务苏纳海(正白旗)等三名大臣处死,造成一大冤案。这一事件说明,鳌拜并未领会孝庄的包容苦心,在擅权乱政路上愈走愈远。因此,孝庄也相应采取了进一步措施。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日,玄烨“躬亲大政”,辅臣“仍行佐理”。孝庄特为孙儿收权安排一过渡阶段,以使他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也让辅臣有个适应过程,将他们因交权而产生的失落感,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此次权力交接稳妥进行。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康熙六年六月索尼去世后,鳌拜成为首席辅臣,遏必隆对他亦步亦趋,苏克萨哈更加孤立。玄烨亲政伊始,苏克萨哈请求“往守先帝陵寝”,以期迫使鳌拜、遏必隆也辞去辅政。鳌拜为清除异已,独掌辅政大权,竟罗织苏克萨哈的“罪状”,企图将他置于死地。尽管玄烨坚决反对,但鳌拜等不肯罢休,一连七日强奏,竟将苏克萨哈及子孙全部处死,并籍没家产。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9
孝庄被誉为清朝兴国太后。她13岁进宫,六十二年中辅佐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三朝皇帝主政,为清初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子康熙这样评价他的祖母:如果没有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天的大清。
康熙皇帝对孝庄感情深厚,尽心奉养祖母,每日一定到祖母宫内问安,在祖母膝下承欢,并且常于得闲时陪祖母出游。一次,康熙皇帝奉祖母壹恣旨诣五台山捻香拜佛,因担心山路崎岖,车行不稳,康熙特备下八人抬暖轿,随行在出行人马之后,在车马难以行走时,康熙及时召暖轿到祖母跟前,请祖母乘暖轿,并下马亲自替祖母扶轿前行。孝庄不无感动地说,像这样的车轿小事,皇孙都亲自过问,这就是大孝啊!
康熙出行时,如果祖母不能同行,他时时不忘将自己的行踪向祖母报告。康熙二十一年春,康熙以平定三藩之乱,率众东巡盛京祭告祖陵,同时巡边设防,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防御。当车驾行至吉林乌拉时,康熙与官兵一起捕鱼,收获颇丰。康熙马上想到了远在京城的祖母,他当即命令将亲捕之鱼浸在羊脂中,差人快马加鞭送到紫禁城中。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终因年事已高病倒。康熙皇帝见祖母病重,心急如焚,他昼夜守在慈宁宫里,衣不解带,睡不安眠,所有的药品及食物亲加调理,送至祖母唇边。祖母安睡时,他也不肯离去,隔着幔帐静候,席地而坐,一听到皇太后的声息,立即到榻前,凡是祖母所需,亲手奉上,在孝庄病重的一个多月里,康熙一刻不离开祖母的病榻,而孝庄疼爱孙儿,常劝其回宫休息,但康熙皇帝都不肯离开。见祖母的病情越来越重,康熙每日至佛堂祷告,他在佛前许愿,如果能让祖母身体康复,自己情愿用自己的寿命换祖母的阳寿。其情其景,催人泪下。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皇太后寿终正寝,寿75岁。康熙皇帝呼天抢地,哭无停声,饮食不入口,在回顾往事时他感激地说,朕8岁时皇父殡天,10岁时母亲崩逝,父母亲的音容只依稀记得,全赖祖母抚育教诲整整三十余年,每念教育的深厚恩情,哀痛实在难以自禁。赐封孝庄皇太后谥号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0
话说清朝的顺治皇帝,为找个德才兼备的太傅,把太子玄烨也就是以后的康熙皇帝尽快培养成才,在文华殿摆下了御宴。席间,顺治皇帝向群臣说道:“朕有一事不明,请众爱卿给朕释疑。”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问道:“人言耳大有福,朕是君,尔等是臣,为何反而朕的耳朵小,众爱卿的耳朵却大呢?”
文武官员一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可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众人面面相觑,个个噤若寒蝉,文华殿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突然,有一人朗声答道:“万岁是龙,所以耳朵小;臣等是象,所以耳朵大。”
顺治皇帝抬眼望去,回答问题的竟是列于朝班最后排的翰林庶吉士郑天经。顺治皇帝顿时来了兴趣:朝中的三公九卿都不敢回答,而一个小小的七品庶吉士却敢直面龙颜,看来此人是够有胆识的。但不知他的真才实学如何,便问道:“爱卿的回答是杜撰的呢,还是书籍上记载的呢?”
“臣在万岁面前岂敢杜撰!这是写在(《百藏经》第十三篇上的文字。”
此书是佛学巨著,顺治皇帝即命太监从藏书楼把书找来,竟是几十捆竹简,足有几百斤重。郑天经向前翻开竹简,很快就找到了这句话。顺治皇帝龙颜大悦,觉得太傅人选非他莫属,便下了一道口谕,破格任郑天经为太子太傅。
七品官一下子变成了二品官,若是别人岂不要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可是郑天经竟还“得寸进尺”,启奏道:“若让微臣教太子,必须立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皇帝竟也连连答应,让郑天经与太子玄烨约法三章,成了师生。
年幼的玄烨,很贪玩,不好好读书,但郑天经丝毫不为皇权所惧,该怎么罚还是怎么罚。
有一天,郑天经让玄烨背书,玄烨非但背不出来,还嬉皮笑脸的,郑天经勃然大怒,便紧紧拽住玄烨,两人同跪在太阳下。六月骄阳似火,玄烨热得汗流浃背,皇后见了,心疼地一把抱住玄烨,大骂郑天经不通人性。她还气急败坏地吵吵嚷嚷:“我的儿子读不读书,将来都要做皇帝,何必要受这般窝囊气!”
郑天经听了,气得一时竟忘记了臣子的身份,对皇后义正辞严道:“臣身负教诲国之储君大任,只牢牢记住了一条理——树不剪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儿童不读书,定然变蠢猪!这书让臣教臣就教,不让教,臣就回乡下躬耕陇亩去!”说着脱下了官服,扔掉了顶戴花翎,扬长而去。
郑天经回到住处打点行装,还没有离开宫,便有一太监飞奔而来,传下皇帝口谕,宣他到东宫去。郑天经昂然来到东宫,见玄烨正跪在顺治皇帝的脚下,他心里就明白了,便也跪倒在地,为太子求情。顺治皇帝亲自搀扶起郑天经,给他赐了座,又喝令玄烨道:“小奴才,快给你的恩师跪下!”
旁边的几个大臣都劝谏道:“不可不可,哪有储君给臣子下跪之理?”
“天地君亲师,世间五至尊,谁人不拜?谁人不跪?难道玄烨这个当学生的就不能给恩师下跪?”
玄烨规规矩矩地跪在了郑天经面前。
自此以后,太子玄烨再也不敢在太傅郑天经跟前放肆,且虚心求教,而郑天经从太子的进步中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既聪明又顽皮的学生,师生相处甚欢,太子玄烨不觉也成了博学之士。
在康熙皇帝继位的前一年,郑天经由于身体欠佳,便乞准退隐,回到了故乡苏州。
岁月如梭,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时的康熙已经捉鳌拜,灭三藩,成为成震四方的一代英主。
康熙在下江南时,路经苏州,又想起了当年苦心把自己培养成才的郑天经老师,便想前去探访他。郑天经听说康熙要驾临忐忑不安起来。他耄耋之年,胆子越变越小了。想起当年执教太子时的过分严厉,就有些后怕。且由于他长期隐居山林,也不知道当年的太子,现在的康熙性情变得如何。如若追究起来,郑家可有灭门之灾啊!郑天经不由陷入苦苦沉思之中。
第二天,康熙銮驾到了郑府,只见郑府已经孝幔高挂,丧联贴起,郑府里的人全都披麻戴孝,放声痛哭——原来恩师郑天经已于昨晚与世长辞了。康熙闻讯放声大恸,三步两步抢到灵柩跟前,手扶灵柩,边哭边诉;“学生来迟了一步,竟无缘见到先生一面!”内心悲痛的他,让人打开棺盖,以瞻恩师遗容,悲恸处不由吟起念师祭文。
当康熙念到“感念师恩,感念师情,眼泣泪血,心如刀绞”时,棺材内平躺着的郑天经,突然坐了起来,拉住康熙的手泣不成声。原来这是郑天经使的诈死之计。心想皇帝见他已经死了,也就不会再株连他的家族了。结果事情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随行的文武大臣,看到这种师生情深的感人场面,也不由动容。宫廷画师姜嘉瑜,感动于康熙与郑天经来之不易的师生情谊,画下了金殿选师、东宫跪师、郑府哭师三幅画,让此情此景在画中得到了永恒。后来,康熙将这三幅画带到了京城,挂在了自己的寝宫里,留作永久的纪念。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1
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叫玄烨。他自幼聪明好学,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帝王。玄烨六岁那年,有一天和哥哥福全等人一起去给父亲请安。顺治皇帝把他们搂在怀里,问他们长大以后愿意做什么样的人。福全说:“愿意做一个贤王。”玄烨说:“愿意效法父皇。”玄烨小小年纪便说出这样的话来,使顺治皇帝十分惊异。
玄烨八岁那年(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病死了。临死以前,他指定玄烨做继承人。因为玄烨年纪太小,还不能料理国家大事,顺治皇帝又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做辅政大臣。这四个辅政大臣都是上三旗的贵族。按照满族习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归皇帝统辖,称为上三旗。上三旗的臣民是皇帝的私人奴仆。顺治皇帝鉴于以前多尔衮专权的教训,把儿子托付给了四个忠心耿耿的奴才,便觉得十分放心了。第二年。玄烨登上皇位,宣布建元康熙(康熙元年为公元一六六二年)。小皇帝每天不是读书就是游玩,朝廷大权都掌握在辅政大臣手里。
本来顺治皇帝在位的时候,根据汉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改革了一些带有奴隶制残余的政策,例如,宣布停止圈地等等。可是四个辅政大臣曾经从圈地中得到好处,所以反对这些改革。顺治皇帝死去不久,他们就重新圈占了土地三百八十垧(一垧为十五亩),康熙三年,又圈占土地十三万垧。他们还恢复明末加派的练饷(练兵用的钱),每年向人民多征收几百万两白银。不久,因为练饷实在征收不上来,又不得不宣布废止。
在四个辅政大臣当中,鳌拜是最跋扈的。他把自己的儿子和亲信都安插在内大臣、大学士、六部上书等重要位置上。国家大事多是先在家里商量好了,再拿到朝堂上宣布。康熙皇帝渐渐长大,也渐渐懂事,对有些事情有他自己的看法。鳌拜决定了的事,要是康熙皇帝不同意,鳌拜就终日在朝廷上吵闹,非逼得康熙皇帝点头不可。哪个大臣敢提出异议,他就寻个借口杀掉他。有一次,康熙皇帝想指定一个人当户部尚书。鳌拜却想安插他的一个亲信,但对皇帝亲自指定的人又不好驳回去,于是,他下命令让这两个人同时担任户部尚书。可见,他的权力已经超过皇帝了,这是封建帝王根本不能允许的。康熙皇帝从小受皇权思想熏陶,五岁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按他自己的话说:“日日读书,必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欺人。”他读书还要刨根问底,当皇帝当然更是认真。辅政大臣,特别是鳌拜这样侵夺他的权力,他都记在了心里。
六年过去了,康熙皇帝已经十四岁。根据顺治皇帝的先例,他宣布亲政,这时候,辅政大臣索尼已经死了,苏克萨哈因为跟鳌拜有矛盾,被鳌拜诬陷为反对皇帝亲政,置于死地。遏必隆则处处附和鳌拜,只从他的支配。现在,既然皇帝已经宣布亲政,鳌拜本来应把权力交给康熙皇帝,可是他不但不这样做,反而比以前更加专横了。
康熙皇帝不甘心这样长期受鳌拜的控制,就想制伏鳌拜。但是他知道鳌拜长期掌握朝廷大权,树大根深,很难对付,只要稍不谨慎。就会走露风声,打草惊舌。他为这件事动了一番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按清朝的规矩,下令选了一部分满族权贵的子弟,在自己身边供差遣和充当贴身侍卫。这些侍卫的年龄跟皇帝差不我,都是一些体格健壮,腰腿灵活的少年。从此,康熙皇帝每天和身边的少年侍卫做相扑游戏,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办事,他也毫不在意,照样玩得热热闹闹。鳌拜见了,感到好笑,心想:“这群孩子,真是淘气。皇帝也就知道打闹罢了。”就更不把康熙皇帝放在眼里了。
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五月的一天,鳌拜假称有病不去上朝,还放出风声,说皇帝应该到他家去探望。康熙皇帝听到风声,果然亲自到了鳌拜的家。他刚走进鳌拜的卧室,就见鳌拜神色十分紧张,双手按住床沿,显出慌张的样子。一个御前卫士见此情景,便快步走上前去,揭开床席一看,原来下面藏着一把利刃,随着小皇帝一阵大笑,卫士们都横眉立目,怒视着鳌拜。鳌拜更紧张了,浑身打着哆嗦,心想:“这下完了。”谁知康熙皇帝笑过之后,摆摆手说:“刀不离身,这是咱们满族的旧习惯嘛!不足为奇。”说罢,他详细地询问了鳌拜的病情,嘱咐他好好调养,又对左右侍候的人嘱咐了几句,便起身回宫去了,鳌拜这才松了一口气。
几天之后,康熙皇帝得知鳌拜要进宫奏事,就把那些每天跟他摔跤的少年侍卫叫到身边,说:“你们是怕我呢,还是怕鳌拜?”侍卫们齐声说:“我们只怕皇上。”康熙皇帝激动地站起来,高声说:“鳌拜做为辅政大臣,违背先皇的重托。他毁弃祖上定的国法,处处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擅杀大臣。那天的事你们都见到了,他胆敢害到我的头上来了。国家大事,他都是在家里商量好了,才向我启奏。这样下去,我这个皇上还能做什么?大清国立国不长,照他这么专权,何时才能安定,富强?”他见小侍卫们很气愤,又放低了声音说:“你们虽说年纪轻轻,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靠你们除掉这个老家伙!”侍卫们听完,一个个摩拳擦掌地叫了起来:“听皇上吩咐!”康熙高兴地说:“好!等会儿鳌拜来了,你们看我的眼色行事。”
过了一会儿,鳌拜进宫来了。他像往日那样,大摇大摆地走着,还没等站稳脚跟,康熙皇帝便使了个眼色。那伙少年一哄而上,拳打脚踢,连拉带拽,将他推倒在地。鳌拜本来身经百战,是一个受过“巴图鲁”(满语“英雄”的意思)封号的武将,可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还以为这是小孩子跟他闹着玩呢!等他看清了小皇帝冷峻的面孔,听清了小武士愤怒的喊话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过来:皇帝已经对自己下了手。然而,这已经晚了。他平日根本不放在眼里的那班小孩子们,现在已经捆住了他的手脚,他不能动弹了。
当下,康熙皇帝召来了议政王和大臣,命令他们审讯鳌拜。议政王和大臣们平日都痛恨鳌拜的专横,一桩桩地列举了鳌拜欺君罔上等三十条罪行,一致要求将他处以死刑。鳌拜听说要把他处死,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礼,在朝堂上一把脱下上衣,坦露出身上的伤疤,说:“这都是老臣跟随先皇打仗留下的呀!”康熙皇帝点点头,说:“念他效力年久,军功显着,免死。”于是,鳌拜被终身监禁。他的`死党则被一网打尽,处死的处死,判刑的判刑。
十六岁的康熙皇帝机智地擒拿权臣鳌拜,扫除了他自己掌握朝政的一个大障碍。从此,他精力充沛地全力治理国家,开始了他杰出的政治生涯。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2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扯起叛旗,他的儿子吴应熊在京师与许多奸人勾结在一起,为吴三桂通风报信。康熙帝听了大学士王熙的建议,把吴应熊囚在狱中。几年之内,吴三桂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气焰十分嚣张。他给康熙来了一封信,提出要划江为国,二帝分治,更要求康熙释放在狱中的儿子。康熙阅后,龙颜大怒,马上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处死吴应熊,让吴三桂断了这念头,并把京师的禁卫军也调去征伐叛军。散朝后京城到处都贴出告示,明日午后当众处斩吴应熊,以示国威。
消息传到了吴应熊的额附府,吴应熊的夫人和硕长公主(康熙的姑姑)换上黑衣素服,直奔畅春园的慈宁宫,见到额娘孝庄太皇太后,哭拜在地,求孝庄太皇太后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向康熙求情。太皇太后本是个明晓大义的老人,但一见女儿这样悲恸,也揪心断肠般地滴下了老泪,双手扶起女儿,答应去跟孙儿说说。
不料康熙正好也来到慈宁宫,在门外已听知一切。他快步进屋,向太皇太后叩拜道:皇祖母,您平日教诲的得国得众之道,孙儿时刻不敢忘记,别的事孙儿可依您千件万件,这件事只能恕孙儿不孝。一番话说得太皇太后无言答对,只能怔怔地看着康熙。
康熙看着那泪痕满面的和硕长公主,单腿下跪,说道:姑姑,您的苦处侄儿知道,可是,您知道我爱新觉罗一族,为大清江山,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如果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以为朝廷软弱可欺,更加嚣张,又不知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姑姑,恕侄儿不能孝义两全。
和硕长公主没等康熙说完,她扶起康熙,说:姑姑我不怪你。说罢掩面而去。第二天午时三刻,吴应熊人头落地,大长了清军的士气,灭了叛贼的威风。没几年,吴三桂便军败身亡,为祸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彻底荡平。朝廷内外,对不徇私情的康熙帝更加敬重了。以后的日子里,康熙不仅亲自过问和硕长公主的生活,还把吴应熊的儿子接到宫里来伴读。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3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是一代英明君主。他在位的六十一年里,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传说。
山达哈是满语,就是天花的意思。在过去,天花可是传染病。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过去,这种疾病曾带给人类的是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灾难。
满族有个风俗,小孩子出了天花,大人们常在胳膊上、戴块小红布条,门上挂块小红布,做个标识,让邻居们知道。传说,这就是从康熙皇帝那会儿留传下来的。
有一次,康熙皇帝巡访吉林乌喇,心情很不错。可就要起驾回宫之时,遇到了一件让他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的事情。
是什么让一代君主如此心焦如焚呢?原来,有一天,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小白山一带,正要欣赏山上的景致,忽见野地里扔着不少谷草把。康熙好生奇怪,走过去一瞧,谷草把里卷着的竟是死孩子,有的还半露着身子,惨不忍睹。康熙久居深宫,还是头一次见到,就问随从大臣熊赐履,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小孩儿的尸体,熊赐履禀报说:“圣上,乌喇闹山达哈,已蔓延多时。”康熙皇帝小时候也患上过山达哈,尝过出天花的苦头,心想,自己贵为皇帝,尚切吃了不少苦头,更何况缺银少药的普通百姓?所以,见到这种情景,康熙不由心如刀绞。这时,又有不少百姓前来扔掉刚刚死去的孩子,康熙再也没兴致去游小白山了。
康熙回到行宫后,茶饭不思,提笔写下了“凄惨”两个大字。这时,镇守乌喇的大将军巴海进宫,见皇上桌上写的字,有些莫名其妙。巴海是个粗人,他略通满文,汉文却一个大字不识,如今一见皇上写的两个汉字,以为皇上在练字,所以,并没放在心上。
巴海一家世代簪缨,为皇朝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巴海深得康熙赏识,特命其镇守家乡乌喇。康熙就问:“老将军,朕此次东巡,是否可谓与万民同乐?”巴海说:“圣驾东巡,万民欢腾,乌喇生辉!”
“事情恐怕不是这样吧!”康熙将自己刚刚写就的条幅递给巴海,然后走进内室去了。巴海捧着条幅,不知皇上为什么不开心。不过,这巴海粗中有细,他把这个条幅拿去让识汉字的手下看,手下告诉他,这两个字是“凄惨”。巴海有些坐立不安了,皇上写这两个字让他看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皇上这次东巡乌喇之行并不开心?于是,巴海就找到了随驾大臣熊赐履。
这熊赐履别看是个汉官,却通满汉两文,和巴海私交甚厚,当他听巴海提起皇上写了“凄惨”两字后,也为巴海捏了一把汗。就在巴海琢磨着皇上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时,接到了皇上让他去行宫的通知。走进行宫,遇上熊赐履,熊赐履告诉他,皇上去小白山微服私访,得知“山达哈”蔓延,所以心里着急。
巴海一听就觉得委屈。为什么呢?满族人自古不信郎中,有病叫魂,重了请萨满,死于山达哈,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巴海心想,皇上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呢?皇上写下这两个字,虽然没有当面批评他,却也是认定他失职呀!
巴海进了行宫,一见皇上召集了好多王公贝勒,并没有动怒,巴海这才放下心来。康熙赐座,问巴海:“爱卿,朕当年在避暑山庄问你的话你可还记得?”巴海想了想说记得。康熙说:“既然记得,那就说说,当时朕问你什么了?”巴海不假思索地说:“那时候皇上问我,民安否?我说安;体壮否?我说壮。”康熙这才问道: “那时候,你说民安体壮,那现在呢?”巴海一听,赶忙伏地请罪:“奴才罪该万死!”
康熙将他搀扶起来说:“此事朕也不怪你,朕也有责任。你就坐着慢慢给朕讲来。”巴海见皇上如此大度,就说:“皇上,恕奴才直言,山达哈乃是天灾,非人力可敌呀!”康熙说:“山达哈为天灾,但可用药诊治,乌喇流人中可有郎中?”巴海摇头说不知,康熙问他为何不去探访一下,巴海说:“奴才管文管武,不知还要管医。”康熙听巴海这么一说,有些不悦了,说:“将军乃民之父母,就应体恤百姓,哪能不管百姓的死活?”巴海一见皇上生气了,就又跪下请罪,康熙说:“这是几朝陋习,朕并不怪你,那你就陪朕到小白山去一趟吧。”
于是,君臣两个化装成普通百姓,去小白山微服私访了。这天,他们走到一个小屯子,忽见屯子里有一群人围着一个中年汉子,嚷嚷着要把他扔到井里去。这是怎么回事呢?康熙皇帝就走过去问其中的一个老者。老者指着汉子说:“这个人在井里下毒,想毒死我们全村人。”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4
但凡大部头的书,都会牵连一些士人因字获祸,《四库全书》有,《康熙字典》也有。乾隆时期,江西的举人王锡侯就因为改编《康熙字典》,编写《字贯》,遭遇了杀身之祸。
《康熙字典》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一月十三出版,总纂官是陈廷敬,此人颇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曾经给他写过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
陈廷敬原来的名字是陈敬,中间一个廷是因为才高一筹,殿试第一名,顺治皇帝特别赐予的。因为才华横溢,为官正直,陈廷敬从廷试那一刻开始就步步高升。康熙四十二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1710年,康熙皇帝命他与张玉书一起主持编纂一部字典,本来张玉书担任总纂官,陈廷敬辅助,第二年,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继任总纂官。
王锡侯因善于考证字音字义,所以对《康熙字典》做了精深的研究,看多了,就发现《康熙字典》收字很多,但按照笔画查字,使用者总是会查到字却不能知其所有组词用法,而且字与字之间没有联系。于是他就想把读音或意义相同、相近的字,汇集到一处编写一部名为《字贯》的新字典,并很快出版了。
因仇家寻衅告发,江西巡抚海成上奏乾隆皇帝,建议革去王锡侯举人头衔作为惩罚。乾隆看到奏折,初定为是妄行著书立说。然而待他翻看《字贯》后发现,王锡侯竟然把康熙、雍正、乾隆的名讳直书无所避讳,不禁勃然大怒,下谕说王锡侯罪不容诛,应该按照大逆不道的条例定罪。斩了王锡侯,就连王锡侯的儿子、孙子也一起被处决;江西巡抚海成,因上奏所拟刑罚太轻,替罪人说好话,也被治罪,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原江西布政使周克开、按察史冯廷丞等人因为看过《字贯》一书,却没能检查出其中悖逆而被革职……上上下下牵连近百人。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5
康熙帝上五台山礼佛,住在台麓寺行宫。黄昏时分,康熙出来散步,忽然见到一只斑斓猛虎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康熙见了,从侍卫手中取过弓箭,射死那只老虎。虎死后,康熙又后悔起来,说:一般的老虎应是从山上窜下来,而这只老虎是一步一步从山上走下来的,很明显这只老虎是前来迎驾的,怎么说是伤害人的?侍卫们一听觉得有道理,为了向这只老虎表示歉意,把死后的老虎抬进寺内庭院里,在特制的木架上供起来。供桌上香烟缭绕,供品堆积如山。并将红崖村改为射虎川。当老虎肌肉腐烂后,取出烂肉,以草填之,眼嵌玻璃球,移到天王殿内展出,栩栩如生。
据《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在他晚年时,公布过一个打死野兽的数字:虎一百二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十,麇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
这个数字是真实的,但不是康熙一个人打死的。跟随在康熙身旁的西方传教士南传所写的《鞑靼旅行记》泄露了这个秘密。书中记录了康熙二十一年的一次打猎情况。首先,康熙从御林军中挑选三千名弓箭手,他们按着一定的顺序和间距,列队绕着山峰,向两侧扩展,围成一个直径三里的环形。等所有的位置固定以后,全体成一条线向前进。前面无论是谷涧,还是荆棘深丛,甚至是险陡的山崖,任何人都必须攀涉,不准左右串动,离开队伍。就这样,横越谷涧和山岭,把兽类围在这个环网中,再渐渐地围到一块没有树木的低地。然后,三千名武装士兵连同王侯百官,步比步,肩比肩地穷追那些从洞穴中、栖息地被赶出来的兽类。那些兽类东窜西逃也找不到逃路,终于力竭就捕。用这种办法,仅半日间就抓住三百多只牡鹿、狼和狐狸以及其他野兽。很明显,康熙打猎,是把众人围猎之功,记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了。
康熙的历史故事 篇16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人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后来竟揎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由他把苏克萨哈杀了。
从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大力整顿朝政,奖励生产,惩办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
-
- 教育心理学论文1500字(精选11篇)
-
2024-03-09 14:17:58
-
- 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15篇
-
2024-03-09 14:15:11
-
- 英语教学设计(15篇)
-
2024-03-09 14:12:23
-
- 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
-
2024-03-09 14:09:35
-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
2024-03-09 14:06:48
-
- 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24篇)
-
2024-03-09 14:04:00
-
- 新年活动方案通用15篇
-
2024-03-09 14:01:12
-
- 历史试卷分析15篇
-
2024-03-09 13:58:25
-
-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精选8篇)
-
2024-03-09 13:55:37
-
- 幼儿园的重阳节的活动方案(集锦15篇)
-
2024-03-09 13:52:49
-
- 《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21篇)
-
2024-03-09 13:50:02
-
- 素质拓展训练心得体会15篇
-
2024-03-09 13:47:14
-
- 考试加油说说(15篇)
-
2024-03-09 13:44:27
-
- 音乐会主持词15篇
-
2024-03-09 13:41:39
-
- 感恩教师的演讲稿(精选20篇)
-
2024-03-09 13:38:52
-
- 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15篇
-
2024-03-09 13:36:04
-
- 高三学生学习计划书精选1000字(精选15篇)
-
2024-03-09 13:33:17
-
- 三年级《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集锦10篇)
-
2024-03-09 13:30:29
-
- 清明节缅怀先烈标语精选320句
-
2024-03-09 13:27:41
-
- 礼仪学习心得体会15篇
-
2024-03-09 13: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