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至26页的内容。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沿竖直与水平方相平移后的图形。
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2、指导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
2、(课件出示)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风扇、飞机、拖车、水龙头等画面。
3、谁能说出这些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4、体会平移和旋转:
指名利用教室内的物体体会平移和旋转,如推窗户,转动阀门等。
5、教师拿出教具和镜子,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镜子的特点。
(二)拓展练习:
1、找一找哪些字也是对称的?
2、请你用积木摆出对称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为什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自己做一张要单元的复习题。
六、板书设计
复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将熔点、沸点与生活实例结合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 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图象)
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图象)
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
二、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温度、现象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条件:遇冷放热。
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
自然现象:雾、露、云等
三、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如: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水就变小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
自然现象:霜、冰雹、雾凇、雪
[学法指导]
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
[作业布置]
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o C的房间里,冰将( )
A、能继续熔化 B、再熔化一会儿 C、不能继续熔化 D、都有可能
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3、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 )
A、小河的水结冰 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 C、水蒸发成水蒸气 D、太阳出来后霜化成水
复习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77—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出示: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形餐桌,它的直径是2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提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和谁有关的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就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
说一说本单元你学习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
(1) 学生可翻阅课本,并简要记录各节要点
(2) 小组内交流.
(3) 整理知识点:
内容
知识要点
举例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2.小组汇报。
学生分组汇报整理结果,汇报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完善补充。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基础知识
(1)圆是平面上的( )线图形。(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2)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4)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剪下一个最大圆的半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判断:教材79页的6题。
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进一步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3.解决问题:
(1)79页的4题:明确场地的直径是8+1+1=10m
(2)79页的9题:仔细观察图,明确四个扇形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半径1m的圆。
(3)79页的10题:
提问:操场跑一圈是多少?
让学生明确圆的周长加上正方形两条边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判断题
(1)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
(2)半径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面积扩大8倍。( )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圆的面积最大。 ( )(5)半圆的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半. ( )
(6)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
2.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的1、2、3、5题
小组内评价。
3.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复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利用百分数的意义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105页第1题,课本105页第4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整体反思
复习教学设计5
一.导入:情景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不管是上至我国第一部诗歌道总集《诗经》,还是下至唐诗、宋词、元曲,都有很多精典篇章,我们也学习了不少。初中三年我们一共学习了其中三十首,【投影】另外还有二十几首附诗,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下面老师就从中点几篇,大家来背一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天净沙秋思》、《春望》。
不错的,同学们背得很熟,但中考中让我们背诵整首诗的可能性并不大,它往往是以什么形式来考查我们呢?(名句填空、诗歌赏析)【师板书】
二.背一背: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围绕这两点复习。今天我们仍然采用两组竞赛的方式,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比赛的规则。【投影】师读
今天,我们要看一看哪个组将会在这次诗歌复习竞赛中获胜。A组有没有信心?B组呢?
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名句填空。【投影】说到名句填空,这么多首诗,名句也很多,老师将它们分了类:
首先请A组同学为B组选题,并指名答题。
不错的,都答对了,但你能否到黑板上把它们写出来呢?请这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下面的同学拿出本子也写一写。
他写得对不对?有没有错别字?他们应得多少分?
下面请B组同学为A组选题,并指名答题。你也来写一写,下面同学再在本子上写一写。有没有错误?他们应得多少分?好,不错的,两组打了平手。我们再来看看其余的题目,一起来回答。
很好,通过第一个环节,我们知道学习诗歌,首先得把它背上,不但要背熟,而且还要会写。因为只有会写了,才能把中考中的名句填空的分数收归囊中,对吧?!
三.品一品:看谁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当然,学习诗歌,记忆是基础环节,真正要把握这首诗,还要能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盐城市中考中一道诗歌赏析题【投影】
请看题,老师把这道题读一遍,同学们看看应选哪一个选项。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为什么选B呢?我们来看一下正确答案。
不错的,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很强,一下子就把这道题做出来了。这只不过是牛刀小试。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抢答题,谁先举手谁回答,答错了机会让给另外一组。【投影】
经过上一轮的自由抢答,我们来看一看双方的得分。A组多少分?B组多少分?这一轮A组胜出。B组要加油啊!有没有信心在下一轮中超过他们?(有)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四.想一想:看谁归纳得好,归纳得妙。
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习,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这些题目都是从哪些角度出题的?我们把它们归纳出来,以后自己复习的时候就有章可循了。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有没有谁来补充。
同学们说得很好,赏析诗歌无非从这几个角度入手,请看大屏幕。【投影】
把握诗歌形象
推敲关键词句
品析艺术特色
理解诗歌主题
五.练一练:看谁运用得精,运用得活。
知道了赏析诗歌的一般角度,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请同学们作一回中考命题老师,分别就《望岳》和《杜少府之任蜀川》为对方出三道题,注意出题的角度和提问的方式,并整理好答案,时间5分钟。
时间到,先请B组出题,A组接题(指名出题,你请谁答题),A组一共答对了多少题?
老师也为这首诗编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答一答。
下面看A组的了,A组出题,B组接题(指名出题,你请谁答题),B组一共答对了多少题?老师也为这首诗编了两道,请同学们再答一答。
不错,两组同学表现的各有千秋。出题者出得好,题题都问到了点子上,都问到了诗歌赏析的关键之处;而答题者答得更妙,句句都答到了位,答得对方心服口服。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得分情况。最终A组在这次诗歌复习竞赛中获胜,让我们同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但是B也不要所馁,下一次我们有的是机会。
六.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了解复习诗歌的一般方法,也了解了诗歌常规的命题角度,其实也学会了自我复习诗歌的方法。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课后请同学们一方面要将所学的诗歌能熟练背诵默写,并加以理解。另外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自选一首诗,编三道诗歌赏析题,然后我们汇编在一起,打印出来,做个练习,看看谁能做得最好。
好,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复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整数与小粗线条、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完善认识结构。
2.通过复习,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在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培养数感,为初中数的相关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钱老师出生于1973年12月24日,那一天的平均气温是-1℃,现在身高1.83米,在永胜中心小学教五年级数学。由于平时爱好打篮球,所以班上有的女生,有95%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2.老师用了哪些数介绍自己的?
3.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数的知识(板书课题:数的认识的复习)
二、知识回顾梳理
1.数的意义
⑴整数、自然数
①什么叫自然数?
②自然数有多少个?最小的是谁?最大的呢?
③什么数是整数,可以举例说明。
④整数与自然数谁的范围大?
⑵分数
①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在分数的意义中哪个词很重要?你能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你能再举几个分数?
可以分成几类?
真分数什么是真分数<1
假分数什么是假分数≥1
⑶百分数
什么叫百分数呢?
95%是什么意思?
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⑷正、负数
举几个负数的例子吗?一般什么情况下使用负数
负数<0
正数>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
下面的数都有数字2,你能说说各数中“2”所表示的意思吗?
23 0.52 203.7
⑴生分别说出各个2表示的意思?
⑵你能再说几个不一样的吗?
⑶整数和小数中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⑷复习数位顺序表。
3.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性质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⑴用不同的数表示同一个点
①生回答
②这个点除了用表示还可以作什么数表示?你能想到几个?
你是怎样整到这些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些分数大小相等有什么不同呢?
③0.4=0.40=0.400=0.4000
这些数是这样想到什么呢?
小数的基本性质
这些数大小相等,完全一样吗?精确程度不一样。
④40%
⑤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有没有联系呢?
⑵2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 200% 2.0 2.00 ……
三、练习
1.在直线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上面的□里填分数。
2.填空
(1)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2)0.8的计数单位是( ),它由(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的,将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3)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单位,至少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成了假分数。
(4)中国人口数是1295330000人,它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 ),它是由()个十亿()个亿()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个万组成,这个数约是( )亿。
(5)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要铁丝的( ),每份长( )
米。
3.判断
(1)负数都比0小。 ( )
(2)自然数中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 ( )
(3)比45大,比49小的整数只有三个,比0.5大,比0.9小的小数也只有三个。 ( )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千克,还剩0.3千克。 ( )
4. 把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1.78 -15.7 2340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六(2)班()的同学喜欢运动。
(3)李老师身高( )m
(4)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人
(5)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拥有率高达( )
四、拓展
88515995 你能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这个数吗?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整理了有关数的哪些知识
复习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立体图形体积的集中整理和复习。教材中的第三个红点通过回顾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沟通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第四个红点借助解决实际问题(制作水桶),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再现梳理旧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四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2、让学生独立地经历“问题-想象-选择-计算-问题解决”的流程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注重让学生学会自己复习的方法。
3、促进认知策略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制作鱼缸,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立体-平面-立体”的知识运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师:同学们,小鱼要换新家了,你们能帮它选一选吗?(出示各种鱼缸)
学生自由选择鱼缸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熟悉情境中复习,所以本课以“为小鱼选择合适的家”为主线,创设了“鱼缸”这一现实情境,将体积的相关知识都融入这个情境之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旧知的回顾整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达到综合运用,整体提高的目的。
师:看到这个鱼缸,你想到了那些数学知识?
师适时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学生目标明确,直接找到切入点。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梳理
师: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推导过程,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并把你们发现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交流这四个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观察前三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你发现了什么?并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汇报时可以小组选代表汇报,也可以小组四人一起汇报。
生交流,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带领大家一起汇报推导过程及发现。可以派一名代表上来交流,也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上来,每人说一种图形。
同学们,咱们还有任务,边听边在脑海中再现这个过程,听完后,请用手势进行判断。一会儿,咱们评评哪位表述的最清楚?我说明白了吗?
请学生上台汇报。
针对学生的表述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寻找发现,引导学生找出这些零散知识之间的联系。复习课的目的是查漏补缺,由学生自主回忆知识,教师可以很好的洞察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断点和薄弱环节。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师:看得出来。咱们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真是扎实,评一评,哪位同学或哪组表述的最清楚?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根据学生的评论进行奖励。
师:我们来看温馨提示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他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师:你的眼睛真亮。这些立体图形本身有什么特点?
生: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完全一样的面。
师:你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其实,具有这样特点的图形还有许多,(课件出示)三棱柱、四、五,……,根据刚才的发现推测,他们的体积怎样计算?
师:你们和科学家一样聪明。所有棱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计算。今天咱们只是初步了解,进入中学后会具体学习。
【设计意图】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知识的学习必须经历习德、巩固、迁移与运用几个阶段,而复习则是后两个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由三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拓展到所有棱柱体的特点,再由这三个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以本节课的内容为平台为学生呈现出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2、引导建构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立体图形的体积这一部分的知识现在一目了然了,结合刚才的过程,想想,你们以后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怎么办?
师:结合学生的整理进行梳理。可以先在头脑中再现相关的知识点,并将知识点进行进行整理、梳理、归类,就可以将零乱、无序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串,以后我们再来回忆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串知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学会建构的方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串,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
3、综合应用,掌握策略。
1、师:同学们,假如你是生产商,怎样选择下面的材料制作一个鱼缸?有几种方案?
温馨提示:
(1)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图片,选择合适的图片制作鱼缸。
(2)小组内交流解决方案及各自的思考过程。
2、学生小组内进行,教师巡视。
3、小组内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制作的?
结合学生的汇报,概括出学生经历的“问题-想象-选择-计算-问题解决”的流程。
4、同学们,通过这道题,你体会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要勇敢的退,让学生先说话,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立体-平面-立体”的知识应用过程。
三、实际应用,整体提高
1.开放题
出示右图:
提问:看到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自主解决。
师:出示圆柱体鱼缸。将正方体鱼缸注满水,倒入圆柱体中,请你算出圆柱体内水的高度。如下图
复习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
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
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
二、巩固探究
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
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
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
交流,纠正。
5、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和“钱”有关的,同学们解答的都比较好。下面我们来解决关于交通工具的实际问题,能做得更好吗?
交流,解答,纠正。
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
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
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拓展实践
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设计9
一、复习,创设情境导入
1.复习所有的声母,先认读卡片上的声母,再背一背。
2.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陈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课件出示动物园门口的图片)看! 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二、我会连
1.导入:是谁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啊?(出示连线图)猜一猜(海豚)。
2.你怎么知道是海豚的啊?学生各抒己见。
3.是的,只要我们把所有的声母按顺序连起来,海豚就出现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在实物投影中校对。
三、我会摆
1.导入:你看! 海豚正跳着欢快的舞蹈欢迎我们呢! (出示海豚摆出的类似声母的图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小组合作:
(1)导入:海豚用身体摆出声母的形状,你还能用其他的东西摆出声母的形状吗?
(2)小组合作:先商量分工,谁是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再开始合作。
(3)各小组汇报。
四、我会想
1.导入:海豚有“海中智多星”之称,许多科学家们认为海豚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你想与这么聪明可爱的海豚交朋友吗?
2.示范:海豚姐姐,你好,欢迎你到我们班来,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是陈老师,我姓陈。我的姓里的声母ch和你身上的ch是一样的,很高兴认识你。
3.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找自己姓里的声母。轮流说,空下的同学当裁判,说对的奖一颗小红星。教师巡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见到了海豚,通过大家的介绍,海豚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它会带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复习教学设计10
新课标对常见酸碱的要求和过去大纲相比,有了很大的调整。从内容要求来看,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整体降低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
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近年中考要求可知: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都是中考的重点要求。因此,复习教学时,如何有效地根据这些内容标准,有效实施教学,是本人教学设计必须关注的重点。
从《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点内容来看,前面两点是重点,而且考试要求相对高一些;后面一点内容通常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出来,突出学生明确化学与生产、生活等的关系。于是本人的教学设计又重点关注在前面两点上。
如何有效实施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前面两点内容呢?这是本人教学设计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时,我认为重点要突出酸碱性质的复习与归纳之上。又由于中和反应是新教材突出的一个方面,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因此,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强调中和反应这一内容。
我们知道,复习教学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一要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清晰化;二要通过复习,使相关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三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和复习教学的功能,笔者通过认真思考,决定采用如下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一、注重设置问题情景,将裸露的化学主干知识情景化。即采用合适的情景“包装”要复习的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研究常见酸碱的性质,并进行归纳;然后再将酸碱的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解决问题,实现酸碱性质的迁移应用。
二、通过“问题(情景)——知识归纳(总结)——迁移应用”的教学流程,实现复习教学的三个方面的功能。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组织等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讨论、方案设计、表达交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育,同时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体验化学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化学的情感等。
根据这样的设计思路,本人在搜集有关教学素材的基础上,采用以下的素材和流程进行教学:
第一:呈现有关水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环境污染的问题及其危害。然后呈现有关环保部门将实验室废水纳入环境监管的新闻背景,让学生感知实验室废水也必须进行处理后方排放,从而体验到保护环境必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二:通过呈现学生进行酸碱检验(用酚酞)的实验情景,让学生明确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等相关问题,同时明确酸碱废水的危害等。进一步巩固酸碱的性质和酸性、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第三:改变问题情景,要求学生在不限定试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合适的方案,进行酸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检验。不仅巩固实验设计方案的要求,而且通过交流与探讨,归纳总结酸、碱的有关性质,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第四:根据酸碱之间的相关性质,突出中和反应原理。为使学生明确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有关应用,设计了与此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体验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基于上述设计,在学生明确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关于食盐和纯碱的鉴别问题,突出酸碱性质在盐鉴别中的应用(有关教学设计见附件)。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人和同行们一致认为,本节教学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好的实现教学设计的要求。大家认为,本节教学及其设计较好的符合复习教学要求和新课标课堂教学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上:
一、内容处理“新”:本课教学不是仅为复习酸碱的性质而复习,不再简单的列举酸、碱的几条性质,而是将有关的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 景之中,将“裸露”的化学主干知识进行包装,将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
二、教学模式“新”:本课教学打破过去复习惯用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一回顾酸、碱的主要性质,而是呈现问题,在问题中隐含相关知识;同时教学注重“敛、散”结合——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再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并将有关的性质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式“新”:知识的复习归纳,不是通过逐一回顾而得到的,而是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体验、归纳、总结相关的化学知识(酸碱的性质)。这种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由于本人第一次实践新课程、首次接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复习教学,尽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作了努力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本人认为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教学关注“预设”还是“生成”的问题。由于教学课时紧、内容丰富,因此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教学任务的执行与完成,即关注“预设”的目标。而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目标、内容,则挖掘不够。这是本节教学的最大不足。
二是如何有效处理学生活动与提高教学效益的问题。本节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已经注意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但是,由于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还未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过于关注活动的频度,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效度问题,从而影响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本节研讨课的教学,本人深深体会到: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只有用“心”去研究、体会、感悟,才能符合提高复习教学质量。
复习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
3、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采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数。
4、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归类与整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
四人为小组交流上节课的作业: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知识图。
二、分类练习
1、复习小数除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两列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43.5÷2928.6÷1.1
18.9÷2720.04÷0.24
1.35÷153.6÷1.08
(2)独立完成,做完后想一想你是怎么想?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4)总结:①小数除法中,都是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在计算过程中要做到: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需要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2、复习循环小数。
(1)观察最后一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循环小数,我们还学了哪几种小数?怎么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2)算一算,这些版式的商分别是什么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请用简便记法表示。
5.7÷97÷86.64÷3.3
(3)把下列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表示,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1.02929…=()≈()0.018383…=()≈()
0.33333…=()≈()9.675675…=()≈()
3、复习用计算器求商和探索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
48÷2.37.09÷0.52(保留一位小数)
1.3÷0.036.509÷0.27(精确到0.01)
45.5÷3826.37÷3.1(精确到千分位)
(2)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4÷8=
2244÷68=
222444÷668=
22224444÷6668=
()÷()=()
说说找到了什么规律。
4、复习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书36页第2题。
(2)练习七第4题。
先读题,独立解题。
全班汇报流,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5、拓展:练习七第6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不仅可以把所学知识通过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而且可以获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四、作业:练习七第1、2、3、5题。
复习教学设计12
P26页第1-4题,第6题,完成练习七1、2、6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类意识。
复习重点:
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复习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启发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2.启发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
8/15×5,5个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以上几道题都是分数乘整数,想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能说说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
口算75×=×=×=36×=
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
二、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4、P26第1题。
板书:
让学生看教材第26页的第1题,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在本题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三、复习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及简算
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独立完成第26页第2题,练习七第1、4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5、P27页第4题。
6、复习倒数:整理和复习第6题。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页第4题及27页第7题。
四、练习
1、口算,完成练习七第1题。
2、完成练习七第2题、第6题。
五、作业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3/1、2、3、
选做作业本P13/4、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26-P27/1、2、3、
选做课时特训P27/4、5、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分数乘以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一个数乘以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复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拟人。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
二、总结: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二、比喻句的辨析
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
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
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D、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E、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说说为什么只有F句是比喻句?
小结: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三、识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练习三: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每条岭都那么温柔。()
B、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C、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
D、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
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师总结: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的特点和区别:
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比基本结构为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
2、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一定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是否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
练习四:
1、把下列句子补充成比喻句。
①红得透亮的柿子,像( )。
②刺猬浑身长满了像( )的硬刺。
2、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①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②小鸟在林间鸣叫。
③顽皮的雨滴像调皮的男孩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④海棠果像个有礼貌孩子冲着我点头微笑。
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就成了拟人。
练习五: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
B走进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犹如置身于大海之中。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绿得令人陶醉。叠叠的浪花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怎么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
练习六:按要求写句子。
(1)灾区的群众不能忘记那一双双来自各地的援助之手。(改成反问句)
(2)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3)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仿写: 。
(4)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改为设问句)
练习七: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至少3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复习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6~P87页《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理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看图说一说
(1)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25+2125+27
(两位数加两位数)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2)小猴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65-2265-29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2、统计问题和条形统计图。
这一周以什么天气为主,适合干什么?
3、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1)买羽毛球拍和排球用多少元,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2)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3)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50+30+15=95(元)
二、我们的成长足迹。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给同伴,说明理由。
(2)找最有趣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
(3)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4)把以上提到的作业、有趣的数学题和印象最深的课堂记录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三、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四、数学游戏:
在小组中进行,每人转三次转盘,按钱数三次购物,最后看谁购的物品总钱数多谁赢。
五、实践活动:
图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塑料袋,每天记录涂色。在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复习教学设计15
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之中强化“高考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在复习教学中紧紧把握住学科复习的范围、深度和重难点,根据高考要求,按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和综合各个不同层次的知、能要求组织复习活动,提高备考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能增强迎考的紧迫感,激发备考的信心和斗志,根据高考的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熟悉高考题型题量、提高做题速度等方面,做好适应性的准备,[高中化学]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
那么,怎样强化“高考意识”、并使其贯穿于化学复习过程的始终呢?归纳起来,我们的做法是发挥了如下“五个作用”。
一、发挥“考纲”要求的主线作用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强化“高考意识”理所当然地应当使“考纲”成为教师组织学生复习的主线。由于“考试说明”仅是很简要的目录式提纲,为使学生对高考要求的领会明确具体,我们在开始系统复习之前,就把“考试说明”各个项目化解、组编成六个专题,每个专题又划分成若干单元,形成了《中学化学复习知识体系表解》发给学生,化学论文《[高中化学]把强化“高考意识”融合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这份“表解”实际上成了教师进行复习教学的提纲;复习进行到哪里,学生就阅读到哪里,从中一目了然地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必考内容,哪些是考查重点,各考查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头脑里有“考纲”这根“弦”,发挥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主线作用。
二、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
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教学的“无形指挥棒”。纵观近年来全国的化学高考题一直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所以,让学生以它们为范例,把握来年高考的尺度,这对于强化“高考意识”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历届高考题的示范作用呢?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布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题收集起来,按中学化学知识的“六大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细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组编成八组“高考题专题汇编”,印制出来,复习进行到哪个专题就将与之相关的“高考题汇编”同步发给学生,进行配套训练。
其次,我们经常选用历届化学高考题中的典型题目作为课堂复习教学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经常将复习化学基本知识与解答高考题挂起勾来,真正做到复习“双基”着眼高考要求。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化学高考题采用了若干知识迁移能力的考题,所考的知识有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未涉及的内容,学生只能在考试过程中通过阅读题目的文字,例如1991年高考题中有关第1000万种化合物结构式、分子式和同分异构体的推理,就是这类颇具难度的题目。我们在复习中,结合有关知识点,以这样的
-
- 护理实习出科自我总结范文(精选17篇)
-
2024-03-08 22:25:37
-
- 老师工作计划15篇
-
2024-03-08 22:22:51
-
- 机械设备维修方案(通用12篇)
-
2024-03-08 22:20:04
-
- 关于书籍的名言(集锦15篇)
-
2024-03-08 22:17:17
-
- 圣诞节英文祝福语15篇
-
2024-03-08 22:14:30
-
- 清明节的风俗
-
2024-03-08 22:11:44
-
- 常用唯美端午节祝福朋友圈文案270句
-
2024-03-08 22:08:57
-
- 孩子考试的祝福语(通用340句)
-
2024-03-08 22:06:10
-
- 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精选14篇)
-
2024-03-08 22:03:23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13篇)
-
2024-03-08 22:00:36
-
- 音乐节策划活动范文(精选15篇)
-
2024-03-08 21:57:49
-
- 节目主持串词15篇
-
2024-03-08 21:55:03
-
- 优秀家风小故事(精选30篇)
-
2024-03-08 21:52:16
-
- 英文祝福语带翻译
-
2024-03-08 21:49:29
-
- 庆祝元旦活动方案(15篇)
-
2024-03-08 21:46:42
-
- 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2024-03-08 21:43:55
-
- 化妆舞会策划方案(14篇)
-
2024-03-08 21:41:09
-
- 元宵晚会串词15篇
-
2024-03-08 21:38:22
-
- 物理教师个人总结(15篇)
-
2024-03-08 21:35:35
-
- 关于冬至的古诗(精选15篇)
-
2024-03-08 21: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