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故事(通用27篇)
哲学小故事(通用27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哲学小故事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小故事 篇1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灵智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刺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血流不
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嘶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灵智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青年说:“这包袱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被伤害后的怨恨,每一次被误解时的气愤,每一次被指责后的烦恼??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记得包袱里的东西,以后好加倍地回还给那些伤害我的人。靠了它,我才有勇气走到您这里来。”
于是,灵智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的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放下背上的包袱吧,孩子,生命不能负重太多,否则就算你看遍天下美景,你也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青年觉得老者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现自己的步伐轻松很多,心情也愉悦很多。
启示:“愤怒、埋怨、气恼,甚至仇恨,须臾不忘,就会变成生命中的包袱。其实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度过每一天,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请放下包袱赶路,你的生活也会轻松很多。
哲学小故事 篇2
甲、乙两同学打算一起去商场买东西。不想刚出校门,两人便发生了分歧:学校处于两个车站之间,而且两个车站离学校的路途都差不多。甲要去后面的车站坐车,乙要去前面的车站坐车。
争论了半天之后,两人还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听甲说:“向后走的话,能比你那一站早上车,这意味着会少一些竞争,而且说不定还有座位呢。如果从下站坐,车上人肯定会比前一站多。”
乙却说:“向前走的话,与车辆同向,等到车的机会就会比前一站要多。”
甲又说:“我宁可少一些上车的机会,也要少一些竞争,因为那样太累了。”
但是乙说:“累点算啥呀,往前走的话,每走一步,就会离目的地近一点。最后就算等不来车,我们至少还可以步行到商场。”
一听这话,甲立刻反驳道:“怎么可能没有车呢?在哪里都能等来车!”
乙坚持说:“怎么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最后,两人决定各走各的。果然,当乙在下一站登上车时,车上没有座位了。而这时,甲正坐在一个角落里,一边悠闲地跷着二郎腿,一边用嘲讽的眼光看着乙……四年很快过去了,毕业时,甲凭着关系找到了一份在城里的工作。而乙则回到了家乡,在一家小企业里做工。
几年后,甲乙两人又在一个订货会上相遇了。当时,甲是个采购员,西装革履;乙是个副厂长了,却衣衫寒酸。“向后走舒服,向前走艰苦啊。”临走之际,甲这样对乙说,而乙则笑笑,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
又过了几年,甲下岗了。而乡镇企业里的乙,却因为既有经验又有学历而被大家公选成了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原本就实力不错的乡镇企业发展得更快了,不久就在城里建起了分厂。
某天,做了两年小生意的甲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位,于是便前去应聘。谁知刚走进大门,他便遇到了那家企业的总经理乙。面试结束后,乙拉着甲的手说:“有时候会没有班车的。”
大道理
即便走得慢,只要不丧失目标,我们最终也能比速度很快但常常倒退的人超前。另外,在人生的道路上,对目标的追求必须要高,而实现目标的心态却必须要低。
哲学小故事 篇3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从前,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心想:明天稻苗长得一定更高了。隔天早晨。一早起身,他迫不及待地起去稻田看他的“成果”。哪知,他跑到稻田时,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启示:从事推销事业,哪有一跃而成的事情?每一探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才能逐渐成长。农夫也必须生天辛勤地浇灌、耕耘等,才能获得成果。许多人为了迅速获取公司所提供的丰富奖金或分红,而鼓励组织内为人员存货,让他“更一层楼”。岂知这种坐享其成者,往往欲速而不达。
哲学小故事 篇4
哲学家JohnSearle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只懂英语的人,他坐在房间里,回答外面的人用中文提的问题,但是房里的人有一本问题与答案对照的手册,这样就可以让外面的人误以为屋里的人懂中文(但实际上完全不是)
这个悖论在于,他揭示了一个事实:就算计算机技术无比先进,看·上·去已经能用语言自然与人交流,但是它们仍然无法真·正·懂·得语言本身。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计算机永远只是被限定在「操作字符」上。「中文房间悖论」出名就在于,它彻底干掉了「图灵论证」的可靠性,并且简洁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极限,包括机器学习,和潜在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Searle的看法是对的,即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看上去和人类一样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这不太可能,因为AI最多只能做到不懂装懂。所以,我们面对周遭这些「聪明的高科技」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
哲学小故事 篇5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
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
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
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哲学小故事 篇6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蝉,一种从卵到成虫最短也需要一年、最长达十七年之久的昆虫。它们呆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忍受着黑暗和阴冷,它们把一生的热情都绽放在破土而出后对阳光的赞歌中。那是生物界的生存法则,而在人类现实的职场中也一样有秉着蝉类哲学生存的人,小敏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人事主任老严把小敏领到我们办公室,介绍说她中专毕业要接任小刘一职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老严把人领错了地方。众所周知,我们办公室的人最低学历都是本科毕业,就连快离职的资料员小刘也是大专毕业,突然招了一个中专生进来,这小是摆明了拖办公室素质的后腿吗?
办公室主任莉姐当场就把老严给扯到了一边问:“你这不是给我们部门找难题吗?整理资料也得英语四级吧,那么多资料归类可不是闹着玩的,你招一个中专生这还不是让我们养一个吃白饭的?”
莉姐是天生的大嗓门,一说话全办公室都清晰可闻。老严扫了一下办公室里每一双要求给个合理解释的眼睛,笑呵呵地对莉姐说:“小敏虽然中专毕业,但她学的专业是英语,我考核了一下她还是能胜任工作的,你先用吧,现在招人也不容易,有工作经验,学历高的人家都不愿做资料员。这都招了一个月了,据我多年炼就的火眼金睛来看这孩子还算机灵!试试吧……”
老严说完不敢久呆,留下小敏转身就走。
办公室的哲学我想职场中人都深有体会,越是时尚和优越的环境越容易滋生出对学历资格小如自己的人的轻视。而且那种轻视足以把一般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搞个精神分裂、失眠什么的。我思量前面几个资料员,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总做不了多长时间就离职。
办公室一共有七个人,直接和管理资料者打交道的就是我,glona,小媚、eva。我们四个负责公司媒体刊物资料方面的采编。我看了看小敏,一个从任何角度都看不出特色的人,唯一显眼的就是那身和我们办公室格格不入的土里土气的着装。小敏在我们形色各异的目光里淡淡地笑着,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我们微微点了点头便算是回应,然后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小刘把自己分内的工作交代了一下就离职了,过程之神速让我们瞠目,我知道她已经找了—份更好的工作,结果是一般按常规要。由小刘带半个月熟悉工作的新手三个小时内就火速上线了!我们也不管有没有换人,反正需要资料的时候就叫小敏,小敏总是会在最快的时间里把资料放在我们的办公桌上。
刚开始的时候,小敏总是把我们需要的资料弄得错误百出,我有好几次听到喜欢刁难人的同事小媚把两道柳叶眉像刀一样竖立,动人的樱唇叽叽呱呱中文加英文地对准小敏乱训一通,小敏低着头站在那里脸红红的,不停地对小媚说着“sorry”,然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把正确的资料整理了给她放在桌上。那些日子,常常是当我们打着呵欠从办公室向家里撤退的时候,冷冷的空调下小敏还在满头大汗地忙着。
有一天晚上,由于有些资料遗漏在了办公室,第二天要急着交稿,我便开车回办公室去取。已经晚上十一点了,整幢办公楼都静静的,资料室却亮着灯。我有些奇怪,我们办公室八小时以外的劳动都属义务行为,以前从没见过这么晚还有灯亮的情况。过去一看,小敏居然还在,她正翻着厚厚的英文词典,对照着资料上的文字,不时地作着记录。周围一叠叠厚厚的资料几乎把她弱小的身子都淹没了。
她看到了我,有些为好意思地冲我笑笑,笑容真实而温和。我心里一动,问:“这么晚还在忙呀!”这是我第一次和她说工作以外的内容,她有些诧异地望了我一下,然后笑着说:“刚熟悉工作,很多方面需要学习,而且我计划把所有常用的资料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进行编号和重新整理,这样以后对大家的工作都有好处!”我听了小敏的话,第一次认真地看了看这个女孩,还是那张毫不见特色的脸,但这一次让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平凡面容后面的生动。
哲学小故事 篇7
大师年轻时在上海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发愁。他的鞋前面列开了一个口子,他既没钱买新鞋,也没钱缝补。
一日,大师画了一只老虎,拿到街上卖。一个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想买,就问:“多少钱?”大师说:“500美元。”
外国人觉得太贵,便说:“能不能少点儿呢?”大师说:“不能少!”一边说,一边将画撕碎了。
外国人吃了一惊:“年轻人,你怎么撕了它呢?多可惜呀!500美元不卖,少点儿也行呀!你是生气了吧?”
大师平静地说道:“先生,我没有生气,这画我要价500美元,说明我认为它值500美元,你跟我讲价,不愿出500美元,说明在你眼里它不值这个数,也认为它不好。所以,我要再接再厉,撕了它,重画,直到顾客认可为止。”
那时,大师还不是大师,是个普通的青年。大师当时太穷了,太需要钱了,可他没有降低自己追求的标准,没有让物质的诱惑干扰他的最高追求。他追求的不是钱,是艺术的境界。
假如是常人,他会能卖多少卖多少,先换到钱再说。
就是这个心态,使这个青年日后成为一代雕塑大师,当上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雕塑作品。这个人就是一代宗师刘开渠。
是什么成就了大师?是心态。
哲学小故事 篇8
一天,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他面容憔悴地诉说着他的不如意: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所大公司就职。他的搭挡糟糕透了:一项任务,其他各组早就完成了,自己也完成多时,可其搭档至多完成一半。因此,他常常因为搭档的失误而遭受同样的斥责。
我笑了笑,给他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十几年前,我刚刚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登上讲台,我的搭档是一位已经有了两年教龄的女教师。当我很快站稳讲台并在新教师中崭露头角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搭档为人懒散,无心教学。我们学科的综合成绩可想而知。常常因此挨领导批评的我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一天,苦闷的我到街上去闲逛,偶然看到路边有四个女孩子在跳皮筋。其中一个矮个子女孩在皮筋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就显得很吃力,这时,就由同伙的一个女孩子代跳,以至于后来那个女孩每个高度都要跳两次:自己一次,替矮个子女孩一次。
我走过去问她:“你的伙伴儿这么差,你怎么还跳得这么卖力呢?”她微笑着对我说:“我的同伴儿的确跳得不是很好,但是,我如果不和她一组,就没人愿意和她一组,同时,也没人愿意和我玩,因为,她们都承认我跳得最好!”我望着不断上升的皮筋,好像明白了什么道理。回到学校后,我努力拼搏,加班加点,终于使学科的综合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同时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信任。
“相信我,孩子!你的努力绝对有人看得见!”
一年后,我接到这位学生给我打来的长途电话,告诉我他已经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了。
哲学小故事 篇9
两个人拖着很重的皮箱到了公交车站等车,年长一点的对年轻的说:“你出汗了,擦擦吧,”年轻的就用手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中年人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面巾纸递给年轻人说:“给,用这个擦!”年轻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中年人:“多少钱?”
中年人说:“不要钱,给你拿去擦汗!”年轻人仍旧固执的说:“你就说多少钱吧?”中年人依旧说:“要什么钱,就是送给你擦汗!”年轻人看了年长一点的人一眼,年长一点的人暗示的摇了摇头,年轻人很干脆的说:“不要!”中年人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年轻人,又打量了一眼年长一点的人,心里在说“看这两个人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再说了有钱人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自己拖着这么沉重的包箱,中年人再次把面巾纸递到年轻人的面前:“拿着吧,真的不会要钱的!”
年轻人把脸扭向一边,一副懒得打理的样子摆着手说:“不要,快拿走!:”中年人有些生气了扭头就走:“不要拉倒,好心当成驴肝肺了!”没走多远就听着年轻人跟年长一点的说:“真是要了他的那点纸,还定要讹咱多少钱呢!”那年长一点附和着:“就是,多亏了没要,哪有白给的东西!”中年人回头站那了好一会,直到那两人上车走了才转回身叹了口气走自己的路了。
有时想做一点好事也难,这也不能怪他们,这都一些负面影响造成的,不过但凡是好人是不会计较这些不被理解的尴尬局面的,他们还会走自己的路,把好事做到底。
哲学小故事 篇10
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家修鞋店,开店的是一位朴实的大叔,大家都喊他葛大叔。星期天没事时,我总喜欢和葛大叔聊天,他很喜欢说话,总是一边修鞋,一边和我拉家常。这天,我和葛大叔聊到了鞋子。我就对葛大叔说:“体重大的人,鞋子肯定容易穿坏!”没想到,葛大叔说:“不一定,不过鞋子是否经久耐用和走的路有很大关系!”
听葛大叔这么一说,我就问:“那这么说,山区的人穿鞋子肯定容易坏,他们走的都是坎坷不平的山路啊!”让我大感意外的是,葛大叔竟然摇摇头,又否定了我的说法,他说:“相比于山区,我们城市人穿鞋子更容易坏!”我有些傻眼,葛大叔竟说出这样让我难以理解的话。可是葛大叔修了一辈子鞋,在鞋子上可是专家,他对鞋子的研究深厚,他说出的话我又不得不信。
葛大叔见我惊讶得很,就解释说:“山区的人,脚下不平坦,他们走路时就养成了习惯,总是能把脚抬高走路,这样就不容易伤到鞋子。而我们城市的道路平坦,我们走路没多少阻碍,脚就不会抬得多高,鞋子和地面摩擦的机会反而多了很多,地面又多是坚硬的水泥地面,鞋子也就自然容易损坏!”
葛大叔的这番理论,让我折服。估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没想到多一些坎坷,对脚上的鞋子来说,反而是好事。
由鞋子,我想到了我们的人生,生活中多一些阻碍,人生之路多一些坎坷,对人生来说,也是好事!
哲学小故事 篇11
我在疯人院的花园里遇到一个青年,他秀丽苍白的面容上充满了奇怪的神情。
我挨着他一起坐在长凳上,问他:"你为什么坐在这儿?"
他诧异地注视着我,说道:"你问的问题很不恰当,不过我还是愿意回答。我父亲一心要把我塑造成他的样子,我叔叔也是如此。我母亲则希望我像她自己的爸爸那样。我姐姐举出她精于航海的丈夫作为我最好的榜样。我哥哥让我像他那样成为运动员。
"我的老师们也是如此。哲学博士,音乐教师,逻辑学家个个都决心要我和他们镜子里的脸一模一样。"
"所以我来到了这里。我发觉这里比较合理。至少,我能成为我自己。"突然,他转向我说道:"告诉我,你是否也是被教育和规劝赶到这里来的?"
我回答他:"不,我进来看看。"
他说道:"哦,原来你是和疯人院隔墙的病人。"
哲学小故事 篇12
那一年,我从省邮电学校毕业,分配到大别山区一个偏远小镇当邮递员,我负责的那条线路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邮件少得可怜。相隔半个月时间,待邮件积攒得差不多了,我才出去跑一趟。基层的管理松散,也没有人过问。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山村小邮差的存在,只有一位老太太除外。
每逢我送信到那里,会看见她老远就站在村口。我还没下车,她就迎了上来,小声问:“有我儿子的信吗?”
渐渐地,我知道了这位老人的一些事:她早年丧夫,唯一的儿子在深圳打工。开始,我还在包里翻找一遍,问的次数多了,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没有。”有时连车也不停,只奔村主任家。
但老人还是不厌其烦地嘱咐我:“娃子,有我儿子的信,麻烦你给捎来。”
我送信是没规律的,或十天或半月,每次总是被老太太老远就迎着。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每天都这么等着。
有一次,真有老人的一封信,是从深圳寄来的。老人拿着信小心翼翼地求我读给她听。我给她念完,又把要紧的解释给她听:“您的儿子春节很忙,不回家过年了。”
老人的眼里顿时涌出了眼泪。我忙安慰她:“但您的儿子很有孝心。马上要给您寄回钱和年货。”
老人含着泪连连点头,忙不迭地说:“唉,多谢娃子。”
等我绕一圈将信件送到村主任家时,惊奇地看到老人竟比我先到那里。只见她高举着信,神气地说:“我儿子来信了,要寄钱回来,还要寄年货,是大城市的年货呢,待过年时,请到我家尝新鲜。”
村主任笑眯眯地说:“好啊,过年,我带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你家尝鲜去。”
“好啊,我还得再买些腊鱼腊肉,备足些。我儿子的钱快到了。”老人因激动而满脸通红。
这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一场又一场纷飞的大雪,将大山、小村和我的心严严实实地覆盖着。我送信的次数越来越少。腊月初八这天,我在旧历年里,最后一次来到老人的村庄。老人上前一把拉住我,急切地问:“有我儿子的汇款单吗?”
“没有。”无几乎忘了她的儿子曾给她写过那封信,也没有在意老人此时的焦虑与不安。一个星期后,我将一些零散的邮件锁进抽屉,提前回家过年了……半月之后回到大别山,我将年前没有送出的邮件整理一下,准备送出去。突然,我发现老人的儿子从深圳寄来的汇款单和包裹单,不禁一愣,一种不详的预兆垄上心头。我马不停蹄地向老人的村庄赶去。可是太迟了,老人已经长眠于村后的坟山上。
据说,老人年前每天都在寸口翘首企盼,谁都劝不走。她说:“我儿子说到就会做到,除非……除非他出什么事了?”说到这里,老人总是连扇自己几个,然后,自我安慰到:“不会的,瞧我这乌鸦嘴。我儿子没事的,会寄钱回来的。我再等等,再等等。”
就这样,直到新年的爆竹声响起,村主任再一次去劝老人时,发现老人已被冰雪覆盖。
我手捧汇款单和包裹单,痛彻心肺,跪在老人的坟前,号啕大哭。
哲学小故事 篇13
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住的房子叫松桂园,松是长命,桂是贵气,起名落入富贵长命的俗套,无多大的新意。门前放一只很大的貔貅,这本来有点新意的,但这与富翁们在豪宅前摆放两只大石狮子似乎也很相似,不外乎表达镇宅辟邪揽财纳福的心愿。貔貅龙头、马身、麟脚、形如狮,会飞。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是民间传说中招财进宝的祥兽。
但曹德旺的貔貅却与众不同。刚观看央视的“小崔说事”系列的《善又过亿》,与崔永元一起说事的就是曹德旺。屏幕上出现了貔貅的照片,曹德旺解释说,貔貅口大,腹大,无排泄系统,只吃不拉,象征着揽八方之财,只进不出。他放置门前的貔貅却挖了一个排泄系统,有进有出。曹德旺说:“貔貅没有屁股,是只进不出的,很小气。我特意挖了个大屁股,做吉祥物来说的话有进有出。”
只进不出的貔貅贪婪吝啬,不能说富翁们都为富不仁,但他们忘了,财富来自社会,应该回报社会。曹德旺给自己的貔貅挖了个孔,推开的是爱心和慈善之门。今年玉树震灾,曹德旺捐了一个亿;云南旱灾,他捐了两个亿。他不是中国内地最富有的,却是捐款最多的。去年金融危机时,他在财富排行榜的排名落了很多,财富缩减,他却捐赠自己股份的70%四十亿元做慈善事业。当时还有人怀疑他这是慈善秀,曹德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人们的质疑。
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也曾说过,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巨富中死去,犹如只进不出的貔貅,最终只能像曹德旺所说的那样:胀死。在貔貅上挖一个孔,开辟的是新型的财富观。曹德旺是挖了一个孔的貔貅,比尔·盖茨也是。他说:“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方式就是行善,全力支持公益事业,帮助困境中的人们。“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现在是把这些资源回报社会的时候了,而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是回报社会的最好的方式。”2008年他退休时,全数捐出个人财产580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电视镜头。央视记者柴静问:但是有的可能会觉得那财富不就漏了吗?曹德旺答:那财富如果不漏的话,岂不撑死掉,对不对?该当要漏。
挖了一个孔的貔貅自然漏财,这“漏”不是消失,而是财富的转移。漏,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曹德旺说:“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希望曹德旺这样的貔貅越来越多。
哲学小故事 篇14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电话,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取出1000元钱寄给我。母亲愤怒地说:“你去出差为什么不带够钱?你妈妈不是家庭妇女,哪有那么多时候给你干这些事情?”
我在电话里哭了——后来她当然还是给我寄了钱,但是警告我下不为例。后来我再没有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麻烦过她,因为她不只是一个母亲,还是一个教授级的高级工程师,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
她不是不肯为我做出牺牲,她只是不愿为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去年一天深夜,我被送到医院急诊。母亲当时正负责宝钢项目,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告诉她我病情严重,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化疗,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
我常常想,母亲为什么甘愿用自己的命来换我的命,却不肯给我一点点依赖和幻想呢?
即使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也从来不像有的母亲那样说些“善意的谎言”,她似乎从来就不认为我承受不住真相的打击。她是直截了当跟我说:“你生的病叫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如果不化疗,你活不过半年;如果化疗,你有50%的胜算。即使化疗结束,你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你必须常常到医院检查,防止复发。在协和医院的记录中,曾经有18年以后复发的患者。”
我当时差点疯掉,我对她说,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打算治疗,我要用最后的时光去周游世界。
她冷静地告诉我,第一,现在不是最后的时光,第二,你的生命不完全是你的,你这条命是我给你的,你要为我活下去。
我想,如果我的母亲不是这样一位母亲,我会成为今天的我吗?我现在还能活着写这些文字吗?
她帮助我发现了生命中另外的意义,她让我成为我自己,又让我懂得,我的生命并不是任性地属于我一个人。
哲学小故事 篇15
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树。那是一棵参天大树,气字轩昂地屹立在众树之间。使臣前来禀报国王,说他们找到了一棵大树,只是那树年代久远,砍了会不会太可惜。
国王才不管那么多,当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树来,修建宫殿。然而,那毕竟是一棵千年老树,它已经吸纳了天地灵气,化作一个树中精灵。当天夜里,趁国王熟睡之际,老树走进了国王的梦里,恳求他手下留情,别让它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来修建宫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样你不过是一棵树!”国王傲熳地说。
老树一声叹息,说:“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罢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时候,别从根部下斧,您让人从我头上往下砍吧。”
国王大为不解:“从上往下伐你,岂不使你肢体寸断,更为痛苦?哪有从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从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这般高大,若从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时,势必压死压伤无数水树……请陛下成全我吧。”
国王一觉醒来,顿感羞愧难当。他收回了砍伐大树的命令,并放弃了修筑宫殿。打那以后,那国王善待于民……
这个故事渗透着佛学中一种叫禅宗的境界:即使身处险境,仍悲悯于苍生的冷暖与苦弱。其实,这也可以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我们很难做到宠辱不惊,大义凛然,但至少可以分一点温暖给你的家人,多一点关怀善待朋友,付出一份承担给你的孩子……
生命中的诸多忧愁,多半来源于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而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便是与他人共享的快乐了!
哲学小故事 篇16
一条崭新的商船在无边的大海上航行。傍晚时分,突然刮起了大风,滔天的巨浪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吓坏了船上许多人。这时,船长命令大家都回到甲板下面,并说:“不要慌张,在海上,遇到风暴是常有的事情。”但这次风暴却和往常不同,风越刮越猛,浪头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把船推到了礁石上,船底被撞出一个大洞,海水顿时灌了进来。
船长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水手,他吩咐船员们一边堵塞漏洞,一边往外排水。尽管每个人都感到无比恐惧,但求生的欲望还是激发了大家的斗志,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过,风浪实在是太大了,刚把这个洞口堵住,旁边又被撞开了一条缝,海水再次涌了进来。“大家都别松劲,风暴马上就要结束了。”船长鼓励大家道。为了共同的目的,船员们再次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终于,当第六个洞出现在船身上时,筋疲力竭的船员们放弃了拼下去的斗志。尽管船长把嗓子都喊哑了,但对于精神上已经溃败的船员们来说,他显得无能为力。海水哗哗地灌进来,一点一点地将船舱淹没。
然而,就在此时,风暴停了下来,海面上转瞬间变得风平浪静,只是大船已经无法挽救了。悲愤的船长拔出匕首,割破喉咙,誓死和大船一起沉没。临死前,他说:“我们不是被海水打败的,我们是被自己打败的。作为一名水手,这样被水淹死就好比是被水淹死的鱼,这种死法是可耻的!”
是的,只要再坚持一点点,哪怕是几分钟,那么,故事的结局就会截然相反。
哲学小故事 篇17
旅游的时候认识了一对夫妻,职业是制作防割手套。我问,这手套坚硬到何种程度呢?他们笑而不答,说回到北京后你到我们那里参观一下就知道了。
第一眼晤见防割手套,平凡到令人垂头丧气。和普通车工钳工戴的白线手套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一定要找到不同,就是价钱要贵出很多。也许看出了我的不屑,男主人抽出一把寒光四射的匕首握在手中说,你戴上手套,然后,来夺我的刀。细端详,那刀尺把氏,尖端像西班牙人的鞋子弯弯翘起,开了刃,血槽很深。我胆战心惊道,这刀可以杀死一头恐龙了,不敢。他又说,要么我戴上手套,请你来割我吧。我说,那干脆就滑到了犯罪边缘,本人奉公守法,恕我也不能从命。他无奈,只有亲自戴上手套,自己来割自己了。
戴上防割手套的左手有些臃肿,右手执刀杀气腾腾。晶光闪烁长刃劈下的那一瞬,我骇得紧闭了眼睛。等到哆哆嗦嗦打开眼帘,以为看到的是皮开肉绽血花翻飞,不想雪白的左手套上,只有一道淡淡的痕。主人优雅地舒了几下掌,如同少妇的额头被抹上了速效去皱霜,痕迹很快就平复了。
我大觉神奇,不由得一试。戴上手套,用刀锋在指掌上反复切割,先轻后狠。那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你能感觉到薄刃的锋芒和杀伐的重量,然而它却如溪水掠过毫发无伤;主人告诉我,看似普通的棉纱里,捻进了500根高弹钢丝。临走的时候,主人送我一副防割手套,笑道,从此你可空手夺刃了。
感叹防割手套的神奇,不由得想到:倘加上十倍百倍之量,用千万根钢丝织就一件背心,披挂在身便心硬如铁了。再没有什么情感的剑戟能刺穿出血洞,再没有什么理智的矛斧能劈裂成沟壑。
有一段时间,我出门书包里常带着防割手套,期望碰上一个行凶的歹徒,冲出去见义勇为。然世事虽纷杂运气却太平,梦想竟无法成真。坚固的防割手套渐渐蒙尘,如同骁勇的大将空白了少年头。终有一天,我在乡下干活的时候,想到委它以新任。花圃中月季正香艳,这是最渴望修剪的花卉。此花盛开之后如不从瓣下第三分岔处刈除,就会花渐小香渐远魅力大失。只是那些蔷薇籍贯的锐刺尽忠职守,如同美女的贴身保镖虎视眈眈。我手笨,每一回都被扎得十指痛痒。
连刀剑都能阻挡,还怕小小的荆棘吗?我戴上防割手套,所向披靡地抓起了月季花茎。顿时,双手像被蜂群包围一样,数不清的小刺同时扎入肌肤。慌乱摘下手套查看,七八处鲜血淋漓,实为我充任业余园丁以来损失最惨痛的一次。
原来,这特制手套能够防止长刀短剑的切割,却并不能阻止细小毛刺的锲入。钢丝绞结的缝隙是小针出入自由的高速路。
那天,我贴着大约10张创可贴完成了剪枝工作,一边挥舞园艺剪一边想,悲哀啊,看来十万根钢丝也无法保证我们的心境不受损毁。
哲学小故事 篇18
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还要去周游列国,培养自己的声望。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乡下老头儿,腋下挟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自称王者之师,说可以做皇帝的老师,帮助平天下,求见太子。
通报以后太子延见,这老头儿说,听说你要出国,但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為老师,处处要捧我,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大位要让我坐,你这样才能成功。太子问他是什么道理。
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提就懂,你还不懂,可见你笨。现在告诉你,你生下来就是太子了,绝对不会坐第二个位置,而你在国际上的声望也已经这样高了,再去访问一番,也不会增加多少。
可是你这次出去不同,带了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还处处恭维我,大家对你的观感就不同了,认为你了不起。
第一,你礼贤下士,非常谦虚。第二,这糟老头儿的肚里究竟有多大学问,人家搞不清楚,对你就畏惧了。各国对你有了这两种观感,你就成功了。
这位太子照他说的做,果然成功了。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由此可懂人生。懂了这个窍,历史的钥匙也拿到了,乃至个人成功的道理也就懂了。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舒服得很。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一定要自己找一个怕的,诚敬地去做,是一种道德。这真是一种哲学,我发现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哲学小故事 篇19
离我住处不远,有一条并不算热闹的小街。街口总是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乞丐。他很少说话,但他的眼神里有种渴望和乞求,让你看一眼就觉得辛酸,忍不住就想要去摸口袋。
老乞丐的面前总是摆着一个大号的铝盆,里面是零星的钱币。我注意到,铝盆里总是夹杂着一两张十元或五元的“大钞”,每天都是这样。我很奇怪,天天都有人这么慷慨地施舍吗?
慢慢地混熟了,我就问他。他说,那些整钞都是他自己放进去的。你见别人这么大方,你还好意思小气吗?我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放五十、一百面值的呢?他说,看到别人给那么多,你若给少了好意思吗?给多了又舍不得,干脆就不给了。
我想想也对,又问他,为什么你总坐在这里,不去别的热闹地方转转?他说,你见过逮兔子的吗?那些背着枪到处跑的人从来都没有下网的人逮得多。因为你跑的时候,兔子也在跑,你不一定撵得上;如果你坐在一个地方不动,那些乱跑的兔子总会撞到你的网上的。我开始有点佩服他了,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去人最多的广场呢?他说,你钓过鱼吧?鱼最多的地方,钓鱼的人也最多。
哲学小故事 篇20
今天清晨起来,阳光柔和,微风拂面。你顺着人行道往学校或公司的方向走,忽然看见前面一位老太太摔倒,这时你毫不犹豫地趋前扶她起来,问她受伤没有。
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值得想一想,不要轻易回答“因为我觉得应该”或者“因为我高兴”。
生活就是哲学前几天的一个清晨,天色昏暗,风雨交加。你在同一条人行道上走,瞥见有人摔倒,却自顾撑着伞走过去了。
为什么同样是你却有两种相反的待人态度?
难道是天气影响你的心情,心情在决定你的行为?仔细反省一下,似乎不是如此单纯。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信念做为预设。譬如当我帮助别人时,我心中相信:人与人应该互相扶持,人类形成一个大家庭,人生是有意义的,别人会在我需要时伸出援手。反之,当我拒绝帮助别人时,我心中相信:人与人各自孤立,人类并无共同关怀,人生难免老死,我也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
问题是:你有时乐于助人,有时又拒绝助人,难道是在心中同时接受两套相反的信念?如果是的话,你又如何认定自己是“一个人”呢?你怎能期望别人了解你?甚至,你了解自己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觉得好奇,想要进一步探索答案,那么你就走上哲学之途了。哲学是用比较系统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现象,然后为人生的种种抉择提供指引。为了找到自己心中究竟潜存着哪些互不兼容的信念,进而予以疏导、整理、融合,使其显示同一的立场。这种“化隐为显”的工作,是哲学上关键的第一步。哲学之有益于人生,也由此开始。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确立自己心中的基本信念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困惑、彷徨、挣扎、挫折。气候不能再影响我们,因为我们心中自有温暖的阳光;环境不能再干扰我们,因为我们心中自有坚定的主张。我们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不仅内外如一、表里一致,而且始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当然,从外表看来,这样的人有时让人觉得顽固、自大或狂妄,有些人也确实打着“择善固执”的招牌特立独行或标新立异。我想,这是“过犹不及”的结果,因此哲学家无不强调反省慎思及自我约束。希腊哲学初期最著名的两句格言是:“认识你自己”与“凡事皆勿过度”。孔子则主张好学深思与忠恕之道,因此他一方面勇于坚持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另一方面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显示了温良和乐的人格特质。
由此看来,思想的功用真是伟大。人可以凭借思想突破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掌握自己内心的真我,亦即不受气候、环境、人群所拘束的自我。这个自我,既有清楚的信念,又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都是非常真诚、非常踏实的。不仅如此,思想还能引领我们树立风范,见贤思齐,使我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想一想:若换了是孔子,是耶稣,是苏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他圣贤,处在我的情况时,又将如何决定行止?
如此念头一转,平平凡凡的人生就可能展现壮阔的波澜,高潮迭起。
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因为其中充满了新的挑战,等着你以新的精神去响应,从而开拓新的人生境界。
有人说:生活就是文化,生活就是教育。我们也可以说:生活就是哲学,不过还须加上一个小小的习惯,亦即思考。孟子肯定人的尊严,声称“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充实。
哲学的确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哲学小故事 篇21
某次饭局,酒酣耳热,我吹自己如何英雄,如何好汉。一位年轻朋友问我,韩老师,你能不能说说,你这一生在为人方面最重要的一个教个教训,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才是最宝贵的。一句话说得我没了脾气,想打个哈哈应付过去吧,已没了可能,一桌上的朋友都在盯着你,等着你的回答。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这种情况下,只能实话实说,耍不得半点滑头。
稍作思考,徐徐言道:没人会将就你。
旁边另一位朋友说道:愿闻其详。
举个小例子吧。三年前,在北京开一个中学新教材的研讨会,来的大都是中学教学方面的专家,为了听听对中学语文教材的意见,也请了三两个当过中学语文教员的作家,其中就有我。第二天的会上,时间短,发言的人多,会议主持人宣布,每人发言不得超过5分钟。我大概是第三个发言的。前两个人发言都超了时,其中一个还超得较多,轮到我了,说完要说的话之后,我又说了一句,希望大家都严格掌握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当时就有一位专家指着我说,韩石山,这你就不够意思了,你的发言已超过了5分钟,你自己先就不遵守时间,发言完了又要别人遵守时间,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我原以为自己是没有超出时间的,听了这话,羞得无地自容。唉,只怪自己一得意就忘了形,以为这是个中学教材研讨会,自己是个作家,可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和教养,哪里想到会有人当面指责呢。
再举一个。就在不久前,和几个青年人谈话,一时兴起,就和其中一人开了个玩笑,在我看来无伤大雅,不过是逗个乐子罢了。不料对方认了真,当即对我说,韩老师,我把你当老师对待,对你这么尊敬,没想到你会这样奚落我,说罢拂袖而去,一下子弄得我下不了台。过后又在多种场合说我的不是。一见了我,就掉头而去,弄得我连个道歉的机会都没有。怪谁呢,只怪自己太不自重了。
没人会将就你,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的至爱亲朋,除了那些暂时想利用你,过后肯定要诋毁你的人。这是一条人生的底线,把握得好,受用无穷,把握不好,轻则当场受辱,重则终身受累。不是说人世多么险恶,而是说,人生在世,什么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就是老大,谁都得将就你。
不必做更多的解释,即便你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完全不同意,也请你千万千万记住我的这句话。
哲学小故事 篇22
两个人拖着很重的皮箱到了公交车站等车,年长一点的对年轻的说:“你出汗了,擦擦吧,”年轻的就用手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中年人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面巾纸递给年轻人说:“给,用这个擦!”年轻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中年人:“多少钱?”
中年人说:“不要钱,给你拿去擦汗!”年轻人仍旧固执的说:“你就说多少钱吧?”中年人依旧说:“要什么钱,就是送给你擦汗!”年轻人看了年长一点的人一眼,年长一点的人暗示的摇了摇头,年轻人很干脆的说:“不要!”中年人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年轻人,又打量了一眼年长一点的人,心里在说“看这两个人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再说了有钱人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自己拖着这么沉重的包箱,中年人再次把面巾纸递到年轻人的面前:“拿着吧,真的不会要钱的!”
年轻人把脸扭向一边,一副懒得打理的样子摆着手说:“不要,快拿走!:”中年人有些生气了扭头就走:“不要拉倒,好心当成驴肝肺了!”没走多远就听着年轻人跟年长一点的说:“真是要了他的那点纸,还定要讹咱多少钱呢!”那年长一点附和着:“就是,多亏了没要,哪有白给的东西!”中年人回头站那了好一会,直到那两人上车走了才转回身叹了口气走自己的路了。
有时想做一点好事也难,这也不能怪他们,这都一些负面影响造成的,不过但凡是好人是不会计较这些不被理解的尴尬局面的,他们还会走自己的路,把好事做到底。
哲学小故事 篇23
阿智记得自己以前上小学时,有一次暑假期间,一位邻居大姐姐跟男孩子一样,打着赤膊从院子里经过。结果,她的“勇敢”举动招得同楼的一位叔叔魔怔了,不仅脑袋上挨了他媳妇一蒲扇,还遭了媳妇一顿抢白。
别以为这位大姐姐神经不正常,其实,她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只不过是天生的质朴、无邪的性格决定了她敢想敢做的行为。
试想一下,一个豆蔻年华的大女孩儿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像男孩子们那样裸露,她还有什么不敢为的?
在阿智的记忆中,这位“勇敢”的大姐姐,有两个名字:大名和小名儿,全是满带女孩子特点的。她除了四大(大个子、大脸盘、大嘴岔、大胆儿)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很能说,而且既不是胡搅蛮缠、也不是闲言碎语,讲起话来颇有条理。由于她的记忆力很好,讲话时引经据典、背诵书上的段落,竟然连喯儿都不带打的。
在口才好这方面,她显然是兼收了父母的长处:他的父亲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文质彬彬的,跟邻居们很和气,他平时话很少,若说起话来却是有条有理的;而她的母亲,就活脱脱的是一位“阿庆嫂”,嘴快得就像打机关枪。
大姐姐出过一次糗事儿。她母亲是个大高个儿,上初二那年,大姐姐已经跟妈妈差不多高了。一次,她们娘俩儿商量好在家摔跤玩儿,女儿的力气大,把妈妈按倒在地上,她赢了!谁知妈妈突然翻了脸,坐起来扇了女儿一耳光。事后,大姐姐跟伙伴们提起这件事儿时,还是气鼓鼓的:“大人就是不讲理,说得好好的,是闹着玩儿,可是人家输了就翻脸。”估计此后大姐姐再也不跟母亲摔跤了。
上小学时,阿智与大姐姐见面的机会还比较多,等到阿智上了初中,由于学校常组织学生们学工、学农、学军、拉练、去分校等等,他在家的机会就少了,而这时那位大姐姐已经工作了,所以他们就更少见面了。
后来,大姐姐家搬走了,从此阿智再也没有见过她的面儿。
不过,若干年后,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阿智似乎又觅到了她的踪迹——那是一位与大姐姐同名同姓者。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城里有几家企业成了改革的排头兵,这些企业及其负责人不仅在本市出了名,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名气,当年全国著名的企业改革者里就有他们的名号。
在某位企业家的改革事迹中,提到了阿智熟悉的那个名字,不过,她是做为反对改革的对立派而上了报纸的。据报载:她当时是工厂团委的干部,为了维护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勇敢地站出来与力主大刀阔斧改革的厂长对着干,被视为“钉子”。
可喜的是,后来她没有被“消灭”,而是被吸纳进了新组建的厂领导班子。
虽然没有在宣传材料上见到有关她的图片,但是阿智的直觉告诉自己,那个女干部就是大姐姐,因为这种作为太符合她的特点了。
俗话说:勇者无畏。也只有像大姐姐那样从小就那么“勇敢”的人,才敢跟当权者对着干!故而,报纸上提到的人物不是她还能是谁?!
哲学小故事 篇24
张山觉得自己病了,他这种病别人极难察觉,只有他自己知道已经病入膏肓了。他的病不痛不痒在脸上,他对着镜子瞧这张本来没病的脸,怎么就会病了那?
张山想起,他的病因是和小侄子玩了一天。那一天他的脸没有刻意去伪装,而是像小侄子一样高兴的时候就哈哈笑,难过的时候就拉着脸撅着嘴。这一天他感觉紧绷着的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防松,这一放松不要紧,第二天他上班的时候发现脸不受控制了。见到领导他本应该露出卑微地笑容,可他去露出了讥讽地嘲笑,虽然他心里是这么想要嘲笑这位一无是处的富二代,可这绝对不能显露在脸上,不然饭碗不保。还好领导高仰着头没有发现,越他而去,他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发现自己的脸面无法控制,心慌不已,不敢抬头,低着头猛走,却差点撞在一座肉山上。他连忙后退赔好话,这座肉山是厂里的财务主任,领导的小姨子,在厂里呼风唤雨很有权威。
张山每次见到她都会露出一副惊艳的表情,然后夸她:“燕姐,你又瘦了。”
可今天张山的脸病了,他嘴上说:“燕姐,你又瘦了。”可脸上的表情,却是憋不住地笑。
“肉山”气呼呼地瞪了他一眼,对他的表情很不满意,一拧身子走了。
张山知道他是彻底得罪了这位大人物,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悲伤的表情。心想,我不能在继续走了,这张脸会把我的情绪全部外泄,如果走下去,遇见主任,那个干瘪的色老头,还有妩媚的职员小叶,他或是讨厌或是喜欢的情绪都会写在脸上,这可怎么得了。他赶紧给领导打了一个电话,说生病了要去医院。
领导很爽快地给了假,末了说了一句:“不过这个月就要到月底了,你的满勤奖金可就没了。”
张山真恨不得摔了电话,冲进办公室狠狠揍领导一顿,可他要是想生存,想着这里赚钱,就只能忍着。这时他的脸上一定写满了不满地恶毒,他没加控制,心里甚至大叫爽快。
爽快归爽快,他还得面对现实。他奢侈地打车来到了医院,挂了一个面部神经科,没想到来看病的还挺多,他排在长长地队伍后面,看见各式各样的面孔,小声问前面的小伙子:“兄弟,你得了是啥病?”
小伙子无奈地道:“面部不受控制,因此我还丢了工作。”小伙子的脸纠结成了一团。
张山皱着眉问:“这些人不会都是这个病吧?”
小伙子点点头。
他立刻觉得轻松了很多,原来他不是第一个得这病的人。
想想他觉得可笑,原来人心里的想法是不能表现在脸上的,那是很可怕的事情,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无尽的麻烦。
轮到他时,他走进诊室里,一位面无表情的老大夫坐在里面,看也不看他说道:“你的病叫孩子面,顾名思义,就是说你的脸又回到了孩子时期,会随着你的喜怒哀乐表现情绪。而人长大之后,由于经常伪装自己的情绪,心和面之间的神经就会断掉,人的脸面就容易控制喜怒哀乐了。你之所以发病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或是和天真无邪的孩子有过接触,而放松了面部神经,让它和心里的神经搭上了。我只有帮你把这两条神经拆开,你的病就好了。”
张山点点头,脸上露着了无奈的表情,因为他必须治,而且要尽快。
这个手术即快又简单,就是把一根线一样的东西塞进喉咙里,不到几分钟老大夫就说好了。
张山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欣赏的笑容连声说谢谢。
哲学小故事 篇25
在台湾旅游时,听过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台南有位著名作家,童年时家境贫寒,父母以卖豆腐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晓时,他便与弟弟起身丁作,两人治街叫卖。他告诉弟弟说:“我们把卖豆腐所赚的钱,拿回家给母亲,帮助家人过活。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品是你我共享一块豆腐,你一半,我一半。”
启示:那块共享的豆腐,是他们劳动后换来的代价,是生命中愉悦的奖赏。生命必须付出代价,要劳苦,要历练,才能享受成果。适当的奖励,使得一切的劳动及付出获得了肯定。然而,奖励不一定要由别人来给,自我奖赏其实也一样中人满意,激励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哲学小故事 篇26
战国时候,盛行一种“养士”的风气,将权势的人都喜欢招揽各种人才,他们养在家中,随时为自己效力。这些投靠权贵的人被称为“门客”。当时秦国的相国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这么多门客之中,各个阶层、各种经历的人都有。吕不韦为抬高自己的名声,叫他们收集众说编写一本厚厚的书,题名为《吕氏春秋》。在这中书里。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古今治乱都写到了。书写好后,吕不韦下令把书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同时宣告:有谁能够增加或者减少这本书一个字的,相国赏他千金。几天过去了,始终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吕氏春秋》真的完美到增减一个字都不行吗?不是的,只不过由于吕不韦当时是权势显赫的相国,这本书又是他立意要标榜自己,用“吕氏”名义写成的,人们有意见也不敢提出来就是了。
启示:后人将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史辞精妙,文章价值很高,一字一句颇有分量。在直销的培训课中,讲师应注意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哲学小故事 篇27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另外要求5万元?”“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毫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启示: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置之于后,应该将脑袋打开1mm,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也许一个新的创见,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示,从而改进业绩,改善生活。
-
- 传统节日活动方案(通用20篇)
-
2024-03-08 12:58:32
-
- 消防演练预案(通用12篇)
-
2024-03-08 12:55:45
-
- 军训总结大会发言稿18篇
-
2024-03-08 12:52:58
-
- 四有好教师事迹材料
-
2024-03-08 12:50:11
-
- 幼儿园中班班级环境创设计划范文(通用11篇)
-
2024-03-08 12:47:25
-
- 死亡诗社观后感(通用13篇)
-
2024-03-08 12:44:38
-
- 练声的技巧精选13篇
-
2024-03-08 12:41:51
-
- 保温工程合同模板(通用10篇)
-
2024-03-08 12:39:04
-
-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精选15篇
-
2024-03-08 12:36:18
-
- 保护环境的广播稿14篇
-
2024-03-08 12:33:31
-
- 家访心得体会
-
2024-03-08 12:30:44
-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
2024-03-08 12:27:57
-
- 弘扬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20篇
-
2024-03-08 12:25:10
-
- 土地租赁合同范本(15篇)
-
2024-03-08 12:22:23
-
-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1篇)
-
2024-03-08 12:19:36
-
- 最新商铺租赁合同15篇
-
2024-03-08 12:16:50
-
- 试用期转正报告20篇
-
2024-03-08 12:14:03
-
- 学习课程心得体会
-
2024-03-08 12:11:16
-
- 主持人节目串词
-
2024-03-08 12:08:29
-
-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通用14篇)
-
2024-03-08 12:05:42